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留在笔尖上的肇兴光阴

2018-7-17 17:12| 发布者: 旅游指导| 查看: 1084|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肇兴,处于黔东南最东边的地方,因为交通不方便,所以保留了很多原始的气味。沿着寨子大路进去,突然出现了一座形似宝塔的建筑,最奇妙的是在每一层塔面上都画着五颜六色的画儿,而且细看每一层的画还都不同,有动物 ...

肇兴,处于黔东南最东边的地方,因为交通不方便,所以保留了很多原始的气味。


沿着寨子大路进去,突然出现了一座形似宝塔的建筑,最奇妙的是在每一层塔面上都画着五颜六色的画儿,而且细看每一层的画还都不同,有动物,有人,有花草,看的人啧啧称奇,在每一层的边缘都会有弯曲上翘的似塔尖一般的收尾,最上一层会和其他层面间隔更大一些,高耸的塔尖在夕阳的印衬下分外显眼。



鼓楼名字的来历,传说是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南征,在侗乡一带扎营,为方便指挥,在营中修建高亭,内置铜鼓,以鼓声传令,故“鼓楼”一名由此而来;当然不管鼓楼有何而来,如今的它是最能代表侗族的建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没走多远,就在一处巷子的尽头,又发现一座鼓楼,仔细看,还是与上一座有所不同,不管是装饰还是结构、层数等等,原来肇兴侗寨一共有五座鼓楼,分别林立在五个“团”区,这里要说明一下“团”:当你在侗乡行走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团”这个字,因为不管是路名还是桥的名字,甚至是这些鼓楼,都以“XX团”命名,原来侗族以“团”代我们的片区的意思,整个肇兴分为5个片区,而正好每个片区都有一座鼓楼,分别为仁、义、智、礼、信。鼓楼象征着吉祥,以及侗寨的兴旺,所以都是全寨人集资修建。



侗寨中心,是一条小河,两旁林立着木屋,一座座小桥横跨其上,河边不时有妇女在洗衣涮菜,乍一看,还以为来到了江南水乡。
寨子上也有不少卖小东西的地方,但很多都偏大众化了些,唯独侗族的衣服很特别,摸起来像厚厚的雨衣,据说是天然染料上色,如今已很少。

夜晚降临,7点钟很多人都往一个地方去,那就是村子里的歌舞广场,几乎每晚这里都有侗族传统表演。灯光闪耀的舞台上,早已穿好民族服装准备就绪的侗族年轻男女,各种侗族传统舞蹈、乐器、歌谣轮番亮相,尽管你根本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但从这卖力的表演以及他们脸上洋溢的幸福表情,还是可以深深的打动你!


寨子外的梯田别有一番风景,黄绿相间的梯田上被朝阳的光芒映得色彩更加浓郁,山山水水都披上了金色外衣,从睡梦中苏醒了过来,一条并不明显的石板路,在阳光的斜射下,指引着寨子的方向……



走在街上上的景象与清晨相比顿时有了生机,不管是坐在木桌上被家长催促正在喝面条准备上学的孩子;还是懒洋洋的蹲在屋檐下,似乎还未睡醒的小狗;亦或在河边悠闲的遛着弯的老大爷以及赶着出去干活的侗族青年,与这肇兴侗寨一起迎来崭新的一天。


侗族人很热情的,如果你要问路什么的,他们一定很喜欢帮助你。
层层梯田组成的美妙画面已经让人心醉,尤其是早上的阳光打到金黄稻田的那种感觉,真是让人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好起来。




侗寨那些富有特色的生活设施:禾晾、谷仓、水碾、萨堂、井亭等等,无不散发着生活的灵性与滋味。





再见了肇兴,回头望着那渐行渐远的梯田与木屋,心中有那么一刻,产生了想要以后在这里生活的念头,或许只是一时的激动,但这样美好的梯田之地,真是值得我们慢慢的品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