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来到炎炎七月,祖国大地相继进入了炙烤模式,生活在钢筋水泥大城市的你们,除了wifi、空调、西瓜,是否也想要寻一个只有25℃的夏天? 嘈杂的城市永远摆脱不了生活的烦恼,去乡下走走,迎着初生的朝阳,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放松心情,舒展筋骨,尽情地释放对生活的热爱。 青石板的长巷,木质的吊脚楼,这座历史悠久、青山环抱的村庄民风淳朴、底蕴深厚。 卡拉村位于丹寨县龙泉镇,是一个苗族聚居且远近闻名的民族文化村,村民以编制鸟笼为业,是“鸟笼编织艺术之乡“。 村口山头上的巨大的鸟笼,就昭示着这里传承的手艺八方闻名。 在苗族的传说中,人类是由鸟类的孵化而来,苗家人世代敬鸟,由此诞生了卡拉鸟笼。 苗家人爱鸟,对于鸟笼的挑选极其讲究。400年前,卡拉村的苗族同胞带来了鸟笼的制作方法。400年后,在现代化机械已经可以大批量生产鸟笼的时代,卡拉人依然坚守着古老的编制手法。 卡拉村周围成片的竹林是鸟笼的首选原材料,一般选用竹梢挺直无病虫害竹龄在三年以上的竹子,由于在选材上都使用本地优质的材料,因此卡拉鸟笼具有不干裂不变形的特点。 为了保持鸟笼的坚固耐用,卡拉村的村民在蒸煮的过程中会加入一些当地的草药,至于配方则是保密的。 除了普通鸟笼外,卡拉村还有集编制、雕刻、蜡染、刺绣、书法、绘画等艺术为一体的精品鸟笼,将苗族的传统文化编织在每一道复杂的工序中。 卡拉村很安静,青壮年一般都会出去干农活,村子里基本没什么外人,老人悠闲地编制着鸟笼,孩子坐在门槛上玩耍,小狗卧在门前打盹,一切都是原来该有的模样…… 光阴流转,经历了悲欢离合、沧桑变换的卡拉村也变得愈渐沉默、古朴厚重,你去或者不去,它就在那里,宁静安谧。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