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黔东南新闻> 要闻>内容

从江县:记者走进公证处,感受公证员的一天

2018-3-16 17:07| 发布者: 旅游指导| 评论: 0|来自: 大美黔东南

摘要: 公证作为一项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司法证明制度,正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作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服务窗口,公证处的一天到底是怎样的呢?3月13日,参加“今天我当班”体验采访活动的从江县新 ...

公证作为一项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司法证明制度,正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作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服务窗口,公证处的一天到底是怎样的呢?

3月13日,参加“今天我当班”体验采访活动的从江县新闻中心记者走进县公证处,来到了公证员的身边,亲身感受了公证处一天的工作。

“今天我们要到庆云镇浮里村去办理一起遗产继承公证。”一到办公室,从江县公证处的公证员就对记者说。

经过一些准备,公证员们正准备出发,又有两名要办理车辆转让公证的群众前来咨询。公证员有耐心的为群众讲解,告诉他们需要准备行车证、身份证、车辆转让的协议等材料,并给了他们一张“一次性告知单”让他们准备好材料,并约定第二天前来办理。

一切准备妥当后,9点整记者和公证员一起乘车前往庆云镇浮里村。

在车上,公证员向记者介绍了公证工作的一些业务知识。公证作为一项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司法证明制度,正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小到群众的遗嘱、继承、监护、委托、赠与,大到企业的融资引资、政府的重点工程建设等涉及近百项业务。在从江县公证处日常接待中,亲属关系公证办理的比较多,主要涉及外出务工人员家中亲属去世,亲属生前在银行中留有存款因其去世无法取出,来到公证处寻求帮助的情况。

“今天要去办理遗产继承公证的这户人家,就是他的父亲生前在银行中留有存款,因去世无法取出这种情况。”公证员说:“前段时间他到公证处咨询过,我们了解到申请人的母亲病重在床,不能到从江去办理,所以我们今天采取上门办证的方式前来办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家来到了庆云镇浮里村。

记者了解到,2017年2月,石某荣去世,生前在从江农商行存有一笔存款,金额有5万余元。但是石某荣的儿子和卧病在床的妻子都不知道密码,银行要其办理继承权公证才能提出遗产。

一下车,远远就见到石某在门口等候,走进到石某家低矮的房屋,虽然是大中午,但也要开灯才能看清家里的陈设。向石某等人说明来意后,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家艰难的坐起来与大家打招呼。

公证人员依法审查核实了相关证明材料后,并向石某的母亲了解相关情况。因为石某一家都是侗族,石某的母亲不懂说“客话”,公证员又找来了村干当“翻译官”。在经过详细的询问记录,说明事情的经过后,从江县公证处依照《公证法》和《公证程序规则》及时为石某一家出具了继承权公证书,解决了一家人的心头之忧。

公证员告诉记者:近年来,为了更便民利民,公证处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当事人,因困难不能亲自到公证处办理公证的,公证处不推诿,不拖延,而是预约上门服务,零距离办理公证,尽力方便当事人,为群众提供了便捷、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如果当事人材料准备完善,一些简单的公证当事人最快在一个小时就能拿到公证书。

记者感慨道:“上门公证不仅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确保公证业务的质量,同时又让人性化的公证服务温暖人心,真正做到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从江县公证处对一些低保户以及精准扶贫户的当事人,公证处还主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在认真核实的情况下,积极争取法律援助公证予以减免公证费用,使群众切实感受到温暖。
(石庆海 范琴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