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巴拉河沿线风景如画

2018-8-8 11:41| 发布者: 旅游指导| 查看: 1728|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巴拉河为清水江支流,又称丹江河。发源于雷公山,流经贵州省雷山、凯里、台江,干流全长141公里,主要支流有台江河等。在从凯里市境经巴拉河而至雷山县境的这段巴拉河峡谷,有10多公里长。沿岸的苗族村寨,均保留着 ...

巴拉河为清水江支流,又称丹江河。发源于雷公山,流经贵州省雷山、凯里、台江,干流全长141公里,主要支流有台江河等。在从凯里市境经巴拉河而至雷山县境的这段巴拉河峡谷,有10多公里长。沿岸的苗族村寨,均保留着古朴古香的民族风情文化遗产。


巴拉河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巴拉河和主要支流的发源地。雷公山为苗岭主峰,海拔2178.8米,区内生物资源丰富,,尤其是“活化石”植物——秃杉,是全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原生性最强的一处,是中国亚热带唯一的天然秃杉研究基地。雷公山是苗族的圣山,周边分布着和星罗棋布的苗寨,如西江苗寨、新桥苗寨、控拜苗寨、朗德苗寨、乌东苗寨等,是苗族文化的博物馆。




南花苗寨
巴拉河流出雷公山之后,一路上流经掌坳苗寨、雷山县城、猫猫河苗寨、脚猛苗寨、南猛苗寨、龙井、怀恩堡、南花、季刀等苗寨,最终在台江县的民族节日之乡——施洞镇汇入了清水江。巴拉河沿岸的南花苗寨和季刀苗寨早已是凯里市乡村旅游的好地方。而其他新桥苗寨、朗德苗寨更是原生态旅游最佳选择地。



新桥苗寨
大塘乡位于巴拉河的上游地区,大塘乡的新桥苗寨是个很古老的寨子,生活气息浓厚。新桥苗寨至今伤仍保留有唐代的头饰、宋代的建筑、明清的服饰,还有长期以来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演绎形成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传统歌舞,以及刺绣、编织等原始的手工工艺。独特的的水上粮仓,是苗寨古建筑中的一大奇观,新桥苗寨共有153户居民,建有47座水上粮仓。新桥苗寨还是超短裙之乡。




掌坳苗寨
掌坳苗寨是大塘乡另外一个重要的苗族村寨。掌坳在苗语中意为“生长八月竹的地方”。掌坳村位于雷山县城南往榕江方向的7公里处,背靠青山坳,以铜鼓和铜鼓舞闻名于世,这里是铜鼓舞的发源地,面临巴拉河。寨子住地斜平,块状聚落。全村176户人家,668人,全为吴姓苗族。



排卡苗寨
排卡苗寨,丹江河(巴拉河)从村前流过,这里芦笙制作久负盛名,全村80户有12户人家从事芦笙制作行业,世代传承,故有“芦笙世家”的美称。排卡芦笙因其规格齐全,做工精湛,形体光滑,玲珑精巧,颜色素雅,音质圆润,深受顾客的喜爱。排卡村著名芦笙匠人莫厌学因制作技艺超群,被列为国家级芦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掌批苗寨春节活动
掌批村,地处雷山县大塘乡和丹寨县排调镇交界,全寨326户1500余人,距县城28公里,周边临近20余个村寨。掌批苗寨享有“扁担舞发源地”、“锦鸡舞的故乡”、“短裙苗的故里”三大美誉。春节期间,所举办的活动有媳妇挑水、超级山歌对唱赛、苗寨春晚、芦笙比赛、铜鼓舞比赛、斗牛比赛、斗鸡比赛、象棋赛、萌哒哒大妈篮球赛、拔河赛、长跑赛等。



朗德苗寨
郎德镇位于雷山县西北部,炉榕公路穿镇政府驻地下郎德村而过,巴拉河绕东向北而流,是雷山县的北大门。郎德上寨距雷山县城北17千米,依青山、傍碧水,是州内最早对外开放和最著名的苗寨之一。至今全寨有118户,500多人,全部是苗族同胞,以陈、吴二姓为主。1985年,郎德上寨作为黔东南民族风情旅游点率先对外开放,是旅游观光、考察苗族文化、领略苗族风情的首选村寨之一。




季刀苗寨
季刀苗寨位于巴拉河畔,距离凯里东南部20公里。村寨沿山而居,依山傍水,古树参天。季刀苗寨有几个方面值得观赏游览,一是观百年古道,窥见百姓的勤劳;二是看百年粮仓,遥想百姓的智慧;三是听百年古歌,赏民间民族文化;四是望百年古树,思世事沧桑;五是戏巴拉河水,享源远流长的生活神话。




施洞镇
施洞镇位于台江县,是巴拉河汇入清水江的地方。施洞镇是一个民族节日之乡,苗族盛大的节日——姊妹节和独木龙舟节盛行于此。地苗族一个古老的节日之一。在以前,黔东南地区很多地方都有这个节日,久而久之便淡化了,只有在台江的施洞镇保留得最完整,也最隆重。龙舟节是施洞镇有一个独特的节日,施洞的独木龙舟节是在每年农历5月23至27日之间举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