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锦屏的红色岁月

2018-8-11 16:53| 发布者: 旅游指导| 查看: 1919|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1934年秋冬,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和中央红军长征先后经过锦屏,足迹遍及全县14个乡镇,历时4个多月。一代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先后在锦屏的八里、瑶光住过。有关红军在 ...

1934年秋冬,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和中央红军长征先后经过锦屏,足迹遍及全县14个乡镇,历时4个多月。一代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先后在锦屏的八里、瑶光住过。有关红军在锦屏的故事,至今传诵不绝。
 
铜鼓战斗
铜鼓也称“老锦屏”,地势险要,易守难攻。1934年12月15日,红九军团主力沿亮江北进,经敦寨直取铜鼓。时黔军第十五团团长金祖典率部在此防守,伺机增援黎平。当日下午,红九军团先头部队抵达铁门坎,将敌前卫连击溃,并追击到铜鼓城南门外,紧接着猛烈攻城,守敌抵挡不住,放弃铜鼓城,向县城王寨方向逃去。
铜鼓战斗,毙敌数十名,俘敌一百余名,缴获枪一百余支,红军无一伤亡。这是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后的第一次战斗,突破了王家烈黔军的东部防线,解除了敌人对黎平的威胁,保证了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的安全召开。

河口战斗
河口位于锦屏县西部,毗邻剑河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是军事要隘。国民党黔军得知中央红军和红六军团要从河口经过,于是派两个团兵力在此死守,妄图凭此天险将红军阻拦,以待后面追军将红军夹击。
1934年12月16日上午,红一军团先头部队从塘东下到半坡,遇到对面瑶光寨脚敌军的火力阻击,便立即投入战斗。由于敌人占据有利地形,红军进攻十分艰苦。最后,红军分兵两路,一路在塘东半坡正面佯攻,一路迂回至瑶光寨后突袭占领瑶光寨,然后向下夹击瑶光寨脚的守敌。在红军的两面夹攻下,国民党守军溃败,向剑河方向逃去。
河口战斗,是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后第一场激烈的战斗,歼敌二百余人。攻下河口,打通了红军西进贵州的大通道。

 
建立瑶光镇苏维埃政府
1934年12月中旬,中央红军攻下瑶光苗寨(当时设瑶光镇)后,即在瑶光建立瑶光镇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府设在时瑶光镇政府所驻的姜家大院里,并在大门口悬挂“瑶光镇苏维埃政府”的牌子,苏维埃政府主席是一位姓张的红军连长,瑶光寨的姜廷奎、姜保树、姜金培等人在政府里做事。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在村里张贴布告,组织民众分富户的谷子。红军大部队走后,姜廷奎随红军离去,其余的人则转移到黎平、天柱等地躲避。
 
毛泽东长征在锦屏
1934年12月20日晨,红军总部从黎平县高场沿乌下江往锦屏八里进发。当晚,红军总部行抵八里村宿营。21日晨,红军总部离开八里,沿乌下江下行,经八受,下午抵达瑶光(时设瑶光镇)宿营。红军总部进瑶光后,将总部设在寨中间的姜家大院里。周恩来、朱德、博古、张闻天、王稼祥等中央首长都住在这里,而毛泽东则另选坐落在寨脚、相对静僻的李家大屋居住。
 
锦屏籍红军将领——红十八师师长龙云
锦屏是革命英雄成长的摇蓝。红六军团第十八师师长龙云,就是锦屏茅坪人,在长征中是红六军团的一把尖刀,担任红六军团的开路先锋和后卫。1934年10月,龙云在石阡甘溪一带率部掩护红六军团主力突围,因寡不敌众,兵败负伤被俘,先后被投入国民党九江“感化院”和湖北军人“反省院”。1936年2月,因伤病交加牺牲于湖北武汉,年仅33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