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地方 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 2007年被《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理》 共同评选为 “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 这里就是肇兴桐寨 一个可以与丽江相媲美的侗族村寨 如梦如幻的肇兴侗寨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黎平县东南部,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1000余户,60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 侗族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肇兴侗寨高高低低的鼓楼群最为著名,也最为吸引人眼球,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作为侗族地区特有的一种公共建筑物,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是当地居民集会的地方,也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有了鼓楼才有侗寨,才有鼓楼下“摆古”(说故事)的老人,才有了流传千百年的侗族传说。 夜色中的鼓楼在灯光的辅助下变得流光溢彩 关于鼓楼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民间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曾扎营侗乡,为方便指挥,在营寨中修筑高亭,内置铜鼓,以鼓声传令,遂流传成为鼓楼。另有一种说法更加神奇,传说鼓楼乃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遗迹。古代外星人来过侗乡,曾修建火箭和飞碟发射架。鼓楼外形颇似发射火箭的支架,顶层阁楼的剖面恰如飞碟的造型,是侗族先人按照外星人的建筑模式建造的。在侗族歌师赞颂鼓楼的歌词中,就有"那天神仙下界送礼钱"的句子,十分耐人寻味。 如星星般点缀于村落中的风雨桥本是为田间劳作的人们遮风挡雨的场所,到了夏季,一群群侗族青年就汇集在风雨桥上。小伙子一边弹琵琶或者拉牛腿琴,一边向对面心爱的姑娘唱着动听的情歌。姑娘们则一边就着月光做针线活,一边用各种歌词考验小伙子的智慧和情意。 风雨桥,是侗族人民的天才创造 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每逢节日或宾客临门,侗族群众欢聚于鼓楼和歌坪,举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娱活动。歌声婉转悠扬,旋律优美动听,尤以多声部混声合唱扣人心弦,轰动海内外。 能歌善舞的侗族人 笙歌阵阵,热闹非凡 如果时间充足的话,也可以选择徒步从肇兴到堂安去,途中就可以观赏到云雾缭绕的梯田,春季,盛满泉水的梯田清澈无比;夏季,满山坡翠绿的秧苗绿油油一片;秋季,满眼都是金黄色的稻谷;冬季,呈现出一种山寒水瘦的意境,向人们展示着侗族人民悠远的稻作文化。 即使是外面的世界快色发展,可这里依旧保持着700年前的习俗:男不外娶,女不外嫁。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东南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2007年被《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风雨桥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堂安侗寨在距离肇兴5公里左右的山上,寨子三面环山,一面是空旷的梯田,峰峦叠嶂,阡陌纵横,是中国和挪威合作建立的世界上唯一侗族生态博物馆,与所有的博物馆不同,整个村寨和周边环境都是博物馆,真正的原生态。挪威生态博物馆首席专家约翰•杰斯特先生感叹:“堂安侗寨是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