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贵州雷山大塘乡新桥村有座被建筑专家誉为“罕见的建筑风格,举世无双”的水上粮仓,在苗年其间,走进了这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的独一无二的老粮仓。 一下车,水上粮仓四个木刻隶书的木牌楼就展现出旧日的辉煌,粮仓由40多个分仓组成,整齐地排列在一个水深数尺的水塘中,用青石块垫基脚,六个木柱置寸:石墩上,一座座木粮仓跃然眼前。横穿枋将六个柱子连起来,再横装楼板及板壁,屋顶用青瓦或杉木皮加盖。每仓面积约大概在25平方米,据说可储粮5000公斤,全部粮仓可容纳上百吨粮食。这种粮仓具有防火、防鼠、防虫蚁三大功用。古朴的建筑、精妙的设计,使人为之着迷。历史上,该村村寨经过2次大火灾洗礼,粮仓却毫发未损。 这种古朴的建筑、精妙的设计,既是苗族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又是历史与现实及自然生态的一种完美结合,成为中华农耕建筑史上的一大景观。 一位年仅73岁 的老人,从屋里走出来,他停下脚步,眼神里充满岁月的故事。一位老人,一段老时光。老人说,新桥村年纪在50岁以上的老人,童年时期都在粮仓下头的水塘里耍过。新桥村村寨前的河水有三四米深,十五六岁的孩子都爱去河里游泳。年纪小一点、父母不让在河里游泳的,就都去了水塘,或是在这水上粮仓下玩耍,目前水塘里的水不深,不到一米。 塘里虽然有淤泥,但水却是清澈的,还时常能看到小鱼儿游动。粮仓一座座排列着,粮仓的上方都挂满了金黄的玉米,老光影一寸寸游移着,依稀看到那时丰盛的景象和靓影。 笔者去过那么多村寨,见过不少粮仓,但建在水上的,而且能保存这么好的,全雷山县,还真只见过这么一个。一座水上粮仓保存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相传是由苗族先人修建的,这样的故事世代相传。如今,这里五谷丰登,人们过着富足的日子,那段过去了的老光阴故事,被一代代相传,为水上粮仓的百年历史增添了一道新的“历史佐证”。 图文:朱文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