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格头,归隐于自然的怀抱

2018-8-29 10:32| 发布者: 旅游指导| 查看: 1333|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在黔东南,美景不仅在你要去的地方,也在你走过的每一段路上,在你的每一低头每一眨眼之间。雷公山上森林浩瀚,瀑布飘扬。坐车的疲累与对美景的期许并存。最终我们来到了藏在雷公山下的一个古村落:格头苗寨。格头苗 ...
在黔东南,美景不仅在你要去的地方,也在你走过的每一段路上,在你的每一低头每一眨眼之间。雷公山上森林浩瀚,瀑布飘扬。坐车的疲累与对美景的期许并存。

最终我们来到了藏在雷公山下的一个古村落:格头苗寨。
格头苗寨地处地处贵州黔东南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距雷山县城约40公里,距方祥乡14公里,海拔1015米。远山悠悠,云蒸霞蔚,青青禾苗点缀着层层梯田;溪水潺潺,清澈见底,蜿蜒的乌密河从寨中穿行而过;古老的“干栏”式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村内阡陌纵横、鸡犬相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的人们沿袭着祖辈们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过着自给自足的宁静生活,让人不禁想起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下了车,首先看到的是一条清澈的河流,穿过森林,田野,村寨,流向更远的山谷中去。

较之郎德与西江,格头苗寨更加自然原始,懂得古村落的人,会立即爱上这样世外桃源一般的古寨,它毫无雕琢修饰,反而显得更加古朴自然,令人流连。群山之脚,小桥流水人家,炊烟袅袅,一切经年不变。
然而格头寨最出名的是一棵古树,相传格头寨的祖先们迁徙来这里之前,那棵古树就已经巍然地立在这里,而那已是四百年前的故事了。

又据当地村民说,这是一棵“有灵性”的树,格头的村民在树下建起了村庄,黑褐色的吊脚楼一栋栋地在古树下建起来,古树却从来没有让落叶掉落在这些房屋之上,它错开了村民的吊脚楼,往旁边的空间去生长。
格头的村民以种稻谷为生,以林木或山药材为辅,这里依然能够看见刀耕火种的痕迹。盛夏的村庄静悄悄的,老人们坐在自家门前,背靠大山,面朝河水,或抽旱烟,或刺绣,或是发呆。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土地。

也偶尔碰见一两个壮年劳力,挑着担子匆匆行过。唯独不见年轻人与青少年的身影,他们远离家乡工作或学习,把孤独留给了古老的寨子。
格头苗名称“甘丢”,意为下弯的枝桠,即住在秃杉枝条下的人家。格头是目前我国仅存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孓遗植物,这里生长着有林中“活化石”之称的秃杉群。格头那棵远近闻名的古树,就是孑遗植物秃杉。

据说来自台湾的游客,只要来到雷山县旅游,行程中必有格头一站,因为秃杉也叫台湾杉,而格头有“秃杉之乡”的美誉。
“台湾杉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孑遗植物。曾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亚洲东部,由于第四纪冰期影响,主要残存于中国云南的贡山、兰坪,湖北的利川、毛坎,台湾中央山脉、阿里山、玉山及太平山,贵州东南部的雷公山,缅甸北部亦有少量残存。”
----
了解得越深入,越热爱黔东南这片土地之古老,那些居住在深山里的民族,他们真正地做到了天人合一,才得以保留住这些远古时期的植物。
在格头苗寨,似乎我们从自身这里追溯得最远的日子,也只能是四百年前先祖们留在“下弯的枝桠”下的那天。

可是土地永远比一切都老,第三纪是距今6000万年前的时光,是喜马拉雅、阿尔卑斯形成的时期。
格头至今一直过着一个与众不同的节日,除了与雷山县内其它村寨一起过吃新节、苗年节等节日外,它还保存了全雷山县唯一的狗年节,于每年腊月“狗天”过节。

在这一天,格头苗寨的每家每户,都在祭祀祖先与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村民介绍说,四百年前,格头祖先正是腊月“狗天”来到了这个地方定居,是当时领路的狗狗选择了在这里停下,所以对于格头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离开格头之后,在雷公山上,我们遇见了最美丽的落日。小伙伴们拿着长枪短炮奔下大巴,对着那轮古老的落日凝神屏息。

旅游提示:

格头苗寨位于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距雷山县城约40公里。适合体验游,喜欢热闹的小伙伴可去西江,或者郎德、西江、格头三寨一起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