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甫,历史悠久,公元898年前,湖南省通道县双江镇的岜千、岜万、岜亿三兄弟扶老携子举家迁到平甫安家落户,到现在已有50多代人了,平甫原为一片较平的坟地,侗语称为“平墓”,后改名沿袭至今,清朝时置寨,民国时置保,1951年置村,1956年建辽原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为平甫生产大队,1984年复置村至今,为平甫村驻地。 平甫寨(原平甫村)地处德顺乡东南部,距乡政府7.5公里。东抵洪州镇下温村,南接黑洞村,西、北与地青村接壤。总面积9.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3.3亩(其中:稻田944.95亩,旱地18.35亩)。共240户,955人,均为侗族。森林覆盖率达81.3%,1995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造林十佳村”;2011年获“贵州魅力侗寨”称号;2013年入选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是黎平太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个重要景区。 平甫寨,位于海拔500米的缓山腰上,座西朝东,四周群山环抱,形如莲花状,故又名“莲花池”。寨子东面是700多亩香桔园;南北两面是屹立挺拔、直入云宵的近800余株千年古松群;西面是郁郁葱葱的楠竹林。 除此之外,寨内有古井两口,井水清澈见底、清凉可口;寨内有鼓楼两座:一座建于光绪15年(1889年)(老鼓楼),一座建于1984年(莲花楼),以莲花楼最具特色,莲花楼共七层,高22米,结构严谨、造型别致、工艺精细、美观大方,四、五、六、七、八角交织在一起,密檐重重,云层收缩,形似宝塔。翘角上和檐口下雕绘着各种飞禽走兽,花草鱼虫和人物故事。鼓楼正门一层屋檐正中央,二龙抢宝,栩栩如生;二层,一只雄壮的麒鳞,虎虎生威。 整个寨子以寨子中心为轴向四周辐射,吊脚楼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地分布于山腰之上;与鼓楼相呼应的是一座建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戏台,鼓楼与戏台相互辉映构成了有独特韵味的侗寨;寨内道路两旁种有数百棵苍翠的桂花树,每到8月,全寨飘满桂花花香,当你走在寨内小道上时,一种闲适、宁静的氛围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平甫不仅自然环境优美,平甫人民更是勤劳、热情、好客,这里民风古朴、民族风情浓郁,保持着原汁原味的侗族本色。寨子传承有多个独具民族特色的节日: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鱼冻节(祖宗节),节日里可尝尽风味独特的侗果、腌鱼、烧鱼、血红、酸汤鱼、鱼冻等侗族风味;可以欣赏到独特的侗族文化艺术——如气氛热烈的芦笙表演、婉转动听的琵琶歌、盛情难却的敬酒歌、热情好客的拦路歌等。 (德顺乡) 来源: 黎平宣传部-侗都黎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