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0日,我偶获信息说,贵州黄平野洞河的红叶很漂亮,经受不过风景的诱惑,竟然邀微友凤鸣一同前往。时间已是下午三点许,咱俩一路兜风一路赏光,到达野洞河已是太阳西下,当阳处秋阳明媚,背光处影暗千山。因为这里有上野洞和下野洞。为何叫野洞,当地志书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据居住于下野洞河的老同学黎大祥介绍说,“寨中有一岩洞,深不知道底,长不晓出口,洞口如两口锅般大,洞内空间却很大,可溶纳上千人。冬天吐白雾,热天冒冷气。记得小时候,寨上的人常常到洞边乘凉、摆龙门阵。久而久之,洞口被泥石湮没了”!至于为什么不叫凉风洞之类的名字,而叫野洞呢?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知道最原始的野洞取名源于此,上面的寨子也顺之取名上野洞,下面寨子叫下野洞。连下野洞南去2公里许的河流也取名野洞河,野洞河发源于朱家山原始森林,途经瓮安县、福泉市、黄平县,全长18公里,流进重安江,汇入清水江,已成为一条绿色的漂流河。河上有两座天生桥,下面一座属黄平,叫野洞河天生桥;上面一座在福泉境内,谓名董炳天生桥。从河流水势、沿岸悬壁看,加之两座雄奇、幽深、神秘的天生桥,的确具有几分野性,取名野洞河也算名副其实,颇有十分野性之美!其实最早在《说文》中:“野,郊外也。”甲骨文的野字是由土及地上的树木所组成,即“埜”,表现出野外的风景。说文古文中将树木中加入予形,即“壄”,小篆将土改作田、土,从而成为了形声字。 今天,来目睹的红叶风景,不能不说是一种大鲜大红、大张大扬之美,是一种随山脉连绵不断、奔腾不羁的狂野之美! 十八公里白云沙,十八公里红叶树,十八公里“火焰山”,这就是十八公里野洞河红叶在“燃烧”。 当你亲眼目睹满山遍野的野洞河红叶时,才真正体味云贵高原上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才能惊叹“千山霜叶红似火,野洞红叶胜彩霞”。 我们来到桐子坪,几户人家屋顶冒出了炊烟,目送着西沉的夕阳。太阳离西山还约有一丈把高,我与凤鸣决定坐守夕阳落山,欣赏一番红叶下的落日。咱俩分别选择了几个拍摄点,静静地守候着太阳谢幕的容光。太阳渐渐西降,远峰近岭也慢慢阴暗下来。此间,夕阳很温柔,嫣然一笑迷千山,秋波一眼醉红叶! 几秒的时间,太阳挥手辞别;几秒的时间,太阳转身而去。夕阳留下了瞬间的美丽:芭茅花下,夕阳无限美,一树芭茅挂夕阳;红叶树上,夕阳姣如血,一片红叶送落日。 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