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锦绣黔东南> 传统节日>内容

迎苗年 吃同心宴 凯里南花苗寨做好旅游功课

2018-11-17 11:11| 发布者: 旅游指导|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我不是景区,我是原生态的苗寨,我是六百年前的现在,我是南花教堂吟颂的自自然然的南花苗寨。我不是游,我是客。景区看人,南花看寨。做客南花有‘三变’:客人变主人,交费变交心,生态变生活。‘看得见山,望得 ...
“我不是景区,我是原生态的苗寨,
我是六百年前的现在,
我是南花教堂吟颂的自自然然的南花苗寨。
我不是游,我是客。
景区看人,南花看寨。
做客南花有‘三变’:
客人变主人,交费变交心,生态变生活。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是南花的核心景观,
真善美是南花的核心产品。
你来或不来,南花都在这里等你,
人生有无数次遇见,在南花苗寨的遇见一定格外美丽!”
苗年来啦!凯里市三棵树镇南花村党总支副书记、主任潘仁锋谨以《做客南花》这首小诗代言,邀请中外游客于2018年11月18日至12月17日期间到南花过苗年,实实在在体验民俗活态文化,感受改革开放40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生活。

11月10日,南花苗家儿女们跳起欢快的芦笙芒筒舞。(杨仁海-摄)
独具匠心 展演民俗活态
“做客南花,走亲到家。”
南花位于凯里市三棵树镇,生活着227户877名苗族同胞,森林覆盖率达83.2%,被誉为“巴拉河长裙苗的天然博物馆”。
冬日阳光照耀下,小桥流水,吊脚楼鳞次栉比,苗族女子穿着精致的百褶长裙,佩戴“大牛角”银饰,怡然自得,整个苗寨掩映于层林尽染之中,美不胜收。
资料显示,南花曾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省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贵州著名苗族风情旅游景点”等光环与荣耀,曾接到过曾庆红等国家领导人及外国政要。
而今,已有600年历史的传统村落的南花,风景依然独好。
据潘仁锋介绍,2018年11月18日至12月17日,南花苗寨将举办全村历史上最隆重、历时27天的苗年活动。
“苗年的前三天,相当于农历腊月二十九、除夕、春节。”潘仁锋说,苗年期间,南花天天都举办民族特色活动。
苗家花样打糍粑。由两名苗家汉子打糍粑,伴有村民跳苗舞,唱苗歌,供游客参与体验,还可以免费品尝糍粑,大大增强观赏性。
苗年宴。村里安排游客到农家,跟村民一起过苗年,实实在在体验和感受改革开放40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生活。
谷桶乒乓球赛。用村民家的谷桶,在稻田或院坝,就地拼成乒乓球桌,进行比赛,寻找一种久违而亲切的美好回忆。
……
除了这些精彩展演外,每天仍常态化开展“遇见南花”民俗活态文化展示活动,还打造了制作芦笙、锻造银饰、纺纱织布、竹编和打草鞋等一条巷,处处洋溢着苗年的喜庆,让游客感受浓浓的年味。

11月10日,南花苗寨男女老少迎苗年,吃同心宴,重温《村规民约》。(杨仁海-摄)
振兴乡村 重温村规民约
“苗年快到了,大家要齐心,使上劲,才能做好南花旅游。”11月10日晚宴上,潘仁锋一口苗语,组织在座的村民们重温《村规民约》。
广场上,像摆酒席一样,村民们陆续入席。
大家吃同心宴前,他这样重申——
未经同意,村民不准在村里开设店铺销售旅游商品,苗族刺绣、银饰及农产品必须在村里开设的集市进行销售。
村里对门面、住宿和餐饮统一经营管理,否则,村民不得享受年终旅游分红。
在外学习、就业、打工人员,要定期回家,穿苗衣,说苗话,与家人团聚,并且尽可能地参加村里举办的苗族刺绣、银饰锻造、芦笙制作培训班学习。
聆听后,身着苗族盛装的一位中年妇女告诉笔者,过去,有些村民兜售银子,为了打造南花旅游旅游品牌,今年村里筹资近11万元收购苗银,以保证质量。
“家家都是环境,人人都是形象。”潘仁锋信心十足地说,振兴南花旅游,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愿景。
话音刚落,全场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路灯渐渐亮了,乡亲们围坐大圆桌,觥筹交错,品尝红烧肉、酸辣稻田鱼、苗家米酒,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11月10日,南花苗家儿女们在芦笙场,欢跳盛装祈福舞。(杨仁海-摄)
软硬兼施 做好旅游功课
笔者沿公路,穿过古巷子,寻着悦耳的笙歌,登上了古老的游方坡,苗家小伙吹凑木叶,与美丽的姑娘们对情歌。
“由于种种原因影响,十年前,我们南花苗寨的旅游走下坡路。”村委副主任潘海荣回忆,2016年,黔东南州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对南花村进行帮扶,重拾旅游发展,坚持原创打造高品质的旅居乡村。
如何把握住乡村旅游走出区别于其他苗寨的新路子?
州歌舞团立足打造“做客南花,走亲到家”核心品牌,帮助南花苗寨从软、硬件着手,重新规划设计、策划、营销等完善建设,让游客留住脚步,带走感动。
在芦笙堂,由专业演员+群众演员,而没有音箱、话筒、主持的“三无舞台”,寨门迎客、招龙祈福、芦笙踩堂等节目把苗族踩鼓舞、水鼓舞、芦笙舞、古歌、飞歌、情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起来,全面体验“遇见南花”民俗文化活态展示活动,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苗寨。
两年来,南花村和州歌舞团争取项目扶持,共1000万元以上,开通免费wifi,完善旅游厕所、接待中心、教堂以及风貌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
9月1日,与州歌舞团签订“做客南花”党建扶贫项目合作协议。目前,南花苗寨营销中心已在贵阳成立。
10月12日,邀请中外100家旅行社到南花踩线,进行营销旅游。目前,南花村已接到中国自驾游联盟北京自驾游团队、龙行山水、港中旅等不少于5000人的苗年订单。
11月10日,组织每家一位代表,共150人,到麻江县乌羊麻、卡乌美丽乡村参观学习,提高环境卫生意识,增强乡村旅游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国庆期间,南花苗寨接待游客约10000人,实现旅游收入达10余万元。

游客在南花苗家民谷活态文化展示一条巷,体验舂碓。(杨仁海-摄).

南花苗家小伙在游方坡,吹凑木叶,与姑娘对情歌。(杨仁海 摄)

南花苗家小伙们在芦笙场举行招龙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安康。(杨仁海-摄)

南花苗家儿女们跳起欢快的芦笙芒筒舞。(杨仁海-摄)

南花苗家儿女们齐唱苗族酒歌,敬拦门酒。(杨仁海-摄)
 杨仁海、杨光明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