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锦绣黔东南>内容

黔东南100个村落将迎来新机遇!如何做?

2019-1-8 10:19| 发布者: 旅游指导|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2018年12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发布《第五批拟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基本情况公示》,拟将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乡黑龙关村等2646个村落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贵州有180个村落入选,黔东南有100个村 ...
2018年12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发布《第五批拟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基本情况公示》,拟将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乡黑龙关村等2646个村落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贵州有180个村落入选,黔东南有100个村落入选。小编在第一时间告诉了大家这个消息 ☟

大家看到这个消息,可能会有一些疑问。到底什么是中国传统村落?它的选取标准是什么?这个名录有什么意义?这些村落入选意味着什么?

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所建的村。2012年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

大家看,首先“传统村落”有一个时间上的限制——民国以前建立。

其次,传统村落要:

保留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
传统建筑的占地规模、现存传统建筑(群)和周边环境保存有一定的完整性,建筑的造型、结构、材料及装饰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并有对传统技艺的传承。
传统村落在选址、规划等方面,代表了所在地域、民族及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特征,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历史以及考古的价值,并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承载了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

简单点说,就是要有一定的年代,建筑保留较好,有独特民风民俗,现在仍然有人聚居。

可能又有人会问:

传统村落和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不同?

以前曾经有人片面地把一些传统村落归入物质文化遗产范畴,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只注重保护乡土建筑和历史景观,忽略了村落灵魂性的精神文化内涵,徒具躯壳,形存实亡。

事实上,传统村落兼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而且在村落里这两类遗产互相融合,互相依存,同属一个文化与审美的基因,是一个独特的整体。


它和文物保护单位又有什么区别?

传统村落的精神遗产中,不仅包括各类“非遗”,还有大量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俚语方言、乡约乡规、生产方式等,它们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因村落的存在而存在,是村落中各种“非遗”不能脱离的“生命土壤”。它的历史不是滞固和平面的,而是活态和立体的。


为什么要保护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被认为是农耕文明村落民居的“活化石”,但由于大多都集中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地区,得不到有效保护,面临着数量锐减、毁坏严重、污染威胁等问题。

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

古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


在农耕时期,中国有40万座村落,每一座都是一部装载厚重历史的典籍,可是没等到我们去仔细品读它、研究它、传承它,这些经历了千年风雨的古村落,这些传统社会架构的基本单元,这些百姓生存状态、生存想象的基本范式,正在城镇化、商业化突飞猛进的过程中渐趋湮灭。


如何保护?

对列入名录的村庄,将通过中央、地方、村民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大投入,用3年时间使其村落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具备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基本的防灾安全保障、基本的保护管理机制,逐步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综合能力。

传统村落保护,最好的保护就是“活态”的保护,即在保护的同时继续发挥村庄的原有功能,增强村落“造血”能力。


贵州到目前有多少个传统村落入选名录?

2012年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发通知公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以来,已先后公布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第一批,贵州90个入选
第二批,贵州202个入选
第三批,贵州134个入选
第四批,贵州120个入选
第五批,贵州180个入选

到目前为止,贵州已经有共计726个村落列入名单。
而黔东南,加上前四批,共有409个传统村落。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这是陶渊明描写的田园乡村。

然而,这种鸡犬之声相闻,炊烟袅袅的乡村美景,却是许多城市人永远走不进去的图画。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发出感叹:“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

古村落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其首要价值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希望贵州这些传统村落在系列保护措施下能够重新焕发生机,向世界展示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第五批黔东南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黔东南州凯里市湾水镇岩寨村
黔东南州凯里市炉山镇角冲村
黔东南州凯里市炉山镇六个鸡村
黔东南州凯里市下司镇清江村
黔东南州黄平县一碗水乡印地坝村
黔东南州岑巩县凯本镇凯府村
黔东南州天柱县蓝田镇碧雅村和当寨
黔东南州天柱县高酿镇坐寨村
黔东南州天柱县高酿镇木杉村大寨
黔东南州天柱县高酿镇邦寨村邦寨
黔东南州天柱县远口镇元田村
黔东南州天柱县坌处镇抱塘村
黔东南州天柱县坌处镇三门塘村
黔东南州天柱县渡马镇共和村甘溪寨
黔东南州锦屏县启蒙镇腊洞村
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
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秋镇魁胆村
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略镇平敖村
黔东南州锦屏县新化乡新化寨村
黔东南州锦屏县河口乡韶霭村
黔东南州剑河县南哨镇九虎村
黔东南州台江县台拱街道红阳村
黔东南州台江县南宫镇交宫村
黔东南州台江县排羊乡下南刀村
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乡水寨村
黔东南州黎平县中潮镇上黄村兰洞寨
黔东南州黎平县水口镇胜利村
黔东南州黎平县洪州镇六爽村
黔东南州黎平县洪州镇赏方村
黔东南州黎平县茅贡镇寨母村
黔东南州榕江县古州镇三盘村
黔东南州榕江县古州镇高兴村
黔东南州榕江县寨蒿镇寿洞村
黔东南州榕江县乐里镇乔勒村
黔东南州榕江县乐里镇大瑞村
黔东南州榕江县乐里镇本里村
黔东南州榕江县乐里镇保里村
黔东南州榕江县朗洞镇高略村
黔东南州榕江县崇义乡纯厚村
黔东南州榕江县平江乡高鸟村
黔东南州榕江县塔石乡同流村
黔东南州榕江县定威乡计水村
黔东南州榕江县平阳乡硐里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丙妹镇老或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丙妹镇龙江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丙妹镇銮里村岑报寨
黔东南州从江县洛香镇平乐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洛香镇大桥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西山镇卡翁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西山镇秋卡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西山镇滚郎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镇归奶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镇摆也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镇苗朋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往洞镇贡寨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往洞镇德秋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往洞镇德桥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往洞镇往洞村平楼寨
黔东南州从江县高增乡付中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谷坪乡山岗村燕窝寨
黔东南州从江县谷坪乡五一村党苟寨
黔东南州从江县庆云镇广力村归料寨
黔东南州从江县庆云镇佰你村迫面寨
黔东南州从江县刚边乡宰船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刚边乡鸡脸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加榜乡加页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秀塘乡打格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秀塘乡下敖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斗里镇台里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斗里镇潘里村八组
黔东南州从江县翠里乡污牙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翠里乡高文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翠里乡宰转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翠里乡高开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加鸠镇白岩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加鸠镇加能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加勉乡加坡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加勉乡污俄村
黔东南州从江县加勉乡真由村
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阳苟村
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排翁村
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小龙村
黔东南州雷山县永乐镇乔配村
黔东南州雷山县永乐镇小开屯村
黔东南州雷山县郎德镇乌肖村
黔东南州雷山县望丰乡甘益村
黔东南州雷山县望丰乡乌江村
黔东南州雷山县达地乡乌空村
黔东南州雷山县达地乡里勇村
黔东南州丹寨县龙泉镇排牙村
黔东南州丹寨县龙泉镇高要村
黔东南州丹寨县兴仁镇翻仰村
黔东南州丹寨县兴仁镇岩英村
黔东南州丹寨县兴仁镇乌佐村
黔东南州丹寨县排调镇排结村
黔东南州丹寨县排调镇刘家寨村
黔东南州丹寨县雅灰乡夺鸟村
黔东南州丹寨县南皋乡清江村
黔东南州丹寨县南皋乡九门村


前四批黔东南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来源:黔东南微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