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黔东南新闻> 要闻>内容

黎平县地坪镇: 织出来的二张网,走进了返乡青年的心窝窝

2019-1-26 10:48| 发布者: 旅游指导| 评论: 0

摘要: 富民,不止富一地之民,兴业,着力兴贫地之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加强就业援助,就业一人,已实现脱贫一户”。在地坪镇返乡创业先进代表座谈会上黎平县人事局吴咏航副局长说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圆。 ...
富民,不止富一地之民,兴业,着力兴贫地之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加强就业援助,就业一人,已实现脱贫一户”。在地坪镇返乡创业先进代表座谈会上黎平县人事局吴咏航副局长说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圆。近年来,做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洼地区域,地坪镇不断破除发展桎梏,着力寻求自身发展优势,以乡愁为纽带,大力实施“引凤还巢”工程,巧唱古字经,打造传统牌,不断实现着镇区经济发展的提质升档,助推着脱贫攻坚实现后发赶超。

“党建+”模式发光彩,基层组织红旗扬

“每年春节节后,村里的年轻人又都走完咯。”归白村支书吴道恒说到。

做为劳务输出乡镇,地坪镇每年近半数的人都会选择外出务工。而这,对于政策的宣传极为不利。

如何让党的政策落地,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成为地坪镇党委、政府亟待解决的工作核心。

通过统筹现有资源,依托“党建+”为平台,协调用好“两委一队三个人”主力军的同时,利用好各村建立的微信群、QQ群、老乡联系簿,突出让政策在“线上”多跑步,让群众少走路,将党的政策以信息化的形式,进行“线上”宣传。并积极引导在家学生,动员在外父母添加镇级微信公众号,将政府工作动态及各类招聘信息及时进行传递。

目前,地坪镇共发布各类招聘信息50余次,政策宣传100余条。下一步,将在有条件的村寨试点先行视频宣传。届时,将极大方便在外务工群众。

扶贫先扶志,治贫更得先“智”贫

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返家时,都表示,我们从不缺力气,缺的是创业的技能和本领。

“在外开阔了眼识,才明白知识的重要性。”高青村十组余德春在座谈会上这样说到。

为实现产业发展引领脱贫攻坚,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地坪镇从2017年开始,就不断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将试验地从课堂搬进了村寨,将农业专家领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将知识引进了各家各户。从2017年至今,地坪镇共组织召开村级技能培训会100余场,涉及贫困户1500余人,影响带动周边群众15000余人。

“以前我们做芦笙,只是零零散散、单家单户。现在好了,我们懂得做合作社,懂得立商标,大家都在一起,产量上去了,销量也上去了,赚的钱也多了。”滚大村培利寨陆区由边忙着赶制春节芦笙边笑着说到。

滚大村培利寨,通过学芦笙、创品牌,成为销售芦笙年产值400万元以上的小康寨,它唱出了深山里的奋斗之歌,更唱出了党与民的鱼水情。

“一支竹筏,难渡汪洋湖泊;众人划桨,才能开动大帆船”。在全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推进返乡创业不仅契合创新的热潮,更进一步为全镇人民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基础。
(吴定军、梁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