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传统习俗文化——抛梁耙
摘要: 建屋添瓦,被认为是苗族家庭中的一件大喜事。在过去,苗族人民居住的房屋大多以木质结构为主吊脚楼,鲁班弟子(当地的木工师傅)带领村里的青状年上山选材伐木,特选栋梁之材——中柱,按照主家合适的尺寸画墨,大家 ...
建屋添瓦,被认为是苗族家庭中的一件大喜事。 在过去,苗族人民居住的房屋大多以木质结构为主吊脚楼,鲁班弟子(当地的木工师傅)带领村里的青状年上山选材伐木,特选栋梁之材——中柱,按照主家合适的尺寸画墨,大家紧锣密鼓地造建造木房架制结构。苗族木房的大小依次是:三柱五,四主五,五柱七,五柱八,五柱九;有建两间,三间,四间,五间和六间。苗族人民大多选择五柱七三间(一联五根柱,七条候儿瓜,四联三间)。 图源:qunar.com 上梁,苗语叫“啵糕巴”,意为“抛梁粑”的意思,有“千根柱头梁为主”的说法,是苗族生活习俗中最为隆重、热烈、祥和、喜庆的一个场景。 爆竹声响,屋梁和红布泛泛而上,鲁班弟子右臂挂着礼品,手拿虎头和木戳,走到堂屋木梯,大声念着:“鲁班仙师造成梯,我脚踏一步上……脚踏二步……” 图源:云上丹寨 上到屋顶问:“主家您要富要贵!” 帮忙人等齐声回答:“富也要!贵也要!” 鲁班弟子投下礼品,主人家户主在堂屋用勤劳喜乐的双手接住富贵粑。鲁班弟子会一直念祝语,双方有问有答,押韵自然。 头粑落地,谁捡到了就意味着时来运转好事连连,上梁粑纷纷而降,主家的撒完后,就到姑娘姊妹带来庆祝哥兄弟建房的上梁粑,乐不开怀,一大家都乐在幸福建房上梁的笑声中…… 上梁结束后,主人家会拉开宴席,一众宾客欢聚一堂,酒肉交错,载歌载舞。如今,随着社会物质文明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砖房逐渐取代木屋,这种非物质活态文化越来越少了… (来源:药王爷说苗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