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锦屏平翁村有个关于三座桥的故事……

2019-2-23 11:04| 发布者: 旅游指导| 查看: 1176|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乘车而上,走进锦屏县平秋镇平翁村,整洁干净的水泥路、崭新的太阳能路灯、漂亮的小洋楼、宽阔的停车场……海拔600多米的平翁村,位于锦屏县西北部,地处深山、交通不便,是锦屏的深度贫困村寨之 ...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乘车而上,走进锦屏县平秋镇平翁村,整洁干净的水泥路、崭新的太阳能路灯、漂亮的小洋楼、宽阔的停车场……
海拔600多米的平翁村,位于锦屏县西北部,地处深山、交通不便,是锦屏的深度贫困村寨之一。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259户,1120人。

“以前,村里路基本上都是泥巴路,坑坑洼洼的,很难走。”来过平翁村的人都不禁感叹,“如今,平翁是大变样了。”
这些转变,源于一个公益组织——平翁有志青年联合协会。
在新修建的村两委办公楼,笔者见到了龙步彬,他是“有志青年联合协会”公益组织的发起人之一。
“早些年我们村里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外出谋生,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2014年春节,在外谋生的人回来后,就打算成立一个公益组织,为家乡发展尽点微薄之力。”龙步彬道出了公益组织的来源。

振兴山村,不仅仅是龙步彬的梦想,也是许多平翁村青年共同的情结。2015年2月,他们吹响集结号,联合同村有志青年成立“协会”公益组织,得到全村村民积极响应,大家踊跃入会,当年成员就达122名,并取名为“平翁有志青年联合协会”。
近几年,大家纷纷捐款,筹集资金200余万元,用于修路、建桥、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
“这里四面环山,又有不少壕沟,村民住得比较分散,平时从这里到对面要绕小路走半个多小时,逢年过节时,拿着东西就很不方便,所以我们决定再难也要修建风雨桥。”“青年有志协会”会长龙登昌站在新修建的三号风雨桥上指着对面的几户房屋,坚定地说道。

2016年春节,利用在外务工人员回家的机会,平翁村两委及“协会”理事组织村民及在外务工人员在村民龙步权家开了一次家乡建设会议,决定在村里修建一、二号风雨桥,打造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侗族村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开挖村文化活动广场,为村级文化活动提供场地。
“我们不等不靠,通过村民募捐、会员捐款等形式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村里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短短的时间就筹集了100多万,经向上级部门申报后,当年就建好了这项工程。”“有志青年协会”骨干成员龙久贤自豪地说。
2017年,“协会”又发动会员和村民自愿捐赠120万元,并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修建了长88米、宽5米、高26米的三号风雨桥。该桥位于平翁村中心点,气势恢宏,不仅方便了群众,还成了侗族文化传承地。

“天气好的时候,村里的妇孺老人和孩子们都喜欢到桥上来歇凉,唱侗歌、做刺绣,很是热闹,我们独有的北侗文化也在这样的氛围里得到了传承。”平翁村支书龙步锦介绍。
几年时间里,3座风雨桥的相继建成,让往日困扰群众的“天堑”变通途……
“这个公益组织很有正能量,在帮助村里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每年还奖励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给他们鼓足了信心。”平翁村老教师龙根灿说起“有志青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一项又一项的公益事业建设得以顺利推进,印证了平翁人民乐善好施,团结一心的传统,他们将用实际行动将这一传统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来源:乡杉锦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