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凯里,6枚金戒指的引发了一场长达一年之久的纠纷......
摘要: “戒指是去年4月份父亲独自一人去买的,儿女们并不知情,直到今年2月4日除夕时,父亲才拿出6枚金戒指送给六个子女,当时我们拿着戒指就觉得父亲是不是被骗了?李女士(化名)对记者说。3月12日,市民李女士找到黔东 ...
“戒指是去年4月份父亲独自一人去买的,儿女们并不知情,直到今年2月4日除夕时,父亲才拿出6枚金戒指送给六个子女,当时我们拿着戒指就觉得父亲是不是被骗了?李女士(化名)对记者说。 3月12日,市民李女士找到黔东南信息港寻求帮助,这6枚金戒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事儿还得从去年4月份说起…… 李女士告诉记者,去年4月份,李女士的父亲在凯里某珠宝店买了6枚金戒指。进了珠宝店,导购员热情的迎了上来问其购买需要,李女士的父亲告诉导购员想要买6枚金戒指,一枚10克左右,于是导购员就向李女士的父亲推荐了一款3D金的戒指,一边告诉李女士的父亲3D金大气上档次。李女士的父亲八十多岁了,并不知道导购员口中说的3D金是什么,既然导购员推荐这款说这款好,便买下了6枚3D金戒指。今年过年之前,李女士的父亲又来到这家珠宝店购买了一枚金戒指和一条金项链,同之前购买的6枚金戒指一样都是3D金。 时至2018年除夕之夜,老爷子把戒指拿了出来送给六个子女,子女们拿着戒指发现有点不对劲儿,手中的戒指很轻,并不如父亲所说的一枚戒指有10克左右,纷纷表示是不是上当了? 正月初一李女士拿着戒指来到了珠宝店,店员说这戒指确实是他们店里卖出去的,如果要退换,不过因为现在店长不在店员们都做不了主,让李女士初七再来。李女士初七又去到珠宝店,可店长还是不在,于是又等到了十六。 正月十六,李女士再次来到珠宝店。店长告诉她,可以换,不过店里没有相同克重的戒指了,只有“一口价”的,李女士不同意换“一口价”的戒指,因为当初这6枚戒指是按克重卖出的。李女士的父亲还清楚的记下了每一枚戒指的价钱,按照当日的金价285元/克来计算,每一枚戒指实际的克重根本达不到应有的克重,若按照实际克重计算,金价高达每克六七百元。 就这样,双方一直在协商换货事宜,却因为克重、金价和收取加工费的问题,双方僵持不下,协商讨论的换货方案始终未能让双方都满意。半个月前,李女士的父亲去到黔东南州消费者协会投诉。可是李女士一家对消协协调的结果并不满意,所以这才找到黔东南信息港寻求帮助。 3月12日下午,双方经过一个小时的友好协商终于达成了一致,双方都各有退让,商讨出了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换货方案。至此,这场“闹心”已久的换货纠纷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