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峰雷公山 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雷山县境内,海拔2178.8米。它不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而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和中华民族的绚丽瑰宝,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称为“当今人类保存最完好的一块未受污染的生态文化净地,是人类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理想王国,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 雷公山,苗“岭山脉主峰,地处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之间,由十多个1800米以上山峰组成。主峰在雷山县城东32公里处,海拔2178.8米,万山拱卫,岿然独尊,为黔东南第一高峰。雷公山,苗语意为雷公居住的地方。山上夏季雷暴频繁,山也因此得名。 雷公山自古就以林木幽深著称。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贵州苗族英雄张秀眉、杨大六率领苗民抗清起义,现存当年张秀眉点将台遗址。昔日人迹罕见的雷公山,如今已辟出盘山公路,游人可驱车直达山顶。峰顶建起转播台,60米高的铁塔,巍然屹立,直插云天。雷公山看佛光,观日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 雷公山顶呈一个台,长约350米。其上有井,水深过膝而终年不涸。这里景色优美,是观日出、望云海的好地方。清晨,旭日从东边升起,犹如火红金球,光耀万峰,遍野金红。半山腰,茫茫白雾,填壑塞谷,缓缓涌动,升腾。春夏之交。时而风云滚滚,雷声隆隆,大雨滂陀;时而豁然开朗,晴空万里,山川锦绣。雨后初晴之际,水雾蒸腾,云涛泛涌。气势磅礴。有时,可看到五彩缤纷的佛光。雷公山气候独特,暗雨变化莫测,阴天较多,盛夏如秋,宜于宜于避暑。 雷公山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7300公顷,是国内第一个以秃杉林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区内保存完好的秃杉天然林有35片,面积约15公顷,最大一片面积约2公顷,主要分布在雷公山东南坡的沟谷地带。据初步统计,胸径在10厘米以上的现存5000多株,树姿优美、挺拔,最大的高达近50米,枝条呈弧形,弯曲向外伸展达七八米以上。 雷公山景观(19张)公山是清水江和都柳江主要支流的发源地,天然植被丰富,雨量充沛,属典型的亚热带自然生态系统,有多类多属的动植物。 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