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水上粮仓 水上粮仓,就是建在水塘上的粮仓,为木质吊脚楼结构,仓顶多用杉木皮盖顶。据考证,这一独特的建筑至今已600多年历史,至今仍保存这一建筑的主要为黔东南州的雷山、从江、榕江等县的苗族、侗族村寨,黔南州亦有少量分布,其中以雷山县大塘镇新桥村最为著名。 该村不但以别致的短裙苗族服饰展示于世,而且芦笙“锦鸡舞”別具一格。尤其村上独特的水上粮仓,是苗赛古建筑中的一大奇观。新桥共153户。新桥水上粮仓群位于寨子中央的低洼处,建有47个水上粮仓。不仅为全县、全州唯有,亦为世界之最。群仓分布在5个水塘之上,排列有序、错落有致,数条小道穿行其间,过道以鹅卵石铺墁,在鳞次栉比的吊脚木楼的衬映下群仓更显风格。整个水上谷仓,全杉木结构。各仓的立柱,也大小不ー,仓柱胸径大的35公分以上,小的也有30公分左右的。四仓脚选用大的方石垫脚,岩石垫脚需超出水面。水塘上诸仓,不少经年日久,木柱脚外层已朽成倒瓶颈模样,可柱心仍然坚固鼎立。为村民出入仓方便,按仓原排位“分割”数块,但排序井然,错落有致。 周边是民居建筑,仓群整齐地排列,粮仓多为面周二间,进深一间,面积25平方米,高3.5米-4米,穿斗式吊脚楼,以青石块垫脚6根木柱置于石墩上,在距离水面1.5米处凿榫穿木枋,再装楼板及板壁,小青瓦或杉木皮顶。每仓可储粮约5000公斤。水上粮仓群建筑质朴、自然、独特,与贵州其他民族地区的粮仓建筑存在着显著区别。 先人何以把粮仓修在水上?村民说,优越性在于防鼠、防火、防盗、防虫。因为水上粮仓集中,村人早晚皆过,粮仓常在村民的督看之下,失盗从未发生过。仓在水上,耗子望尘莫及偶尔遇早季干天气塘水降之时,个別仓被窜鼠光顾系,但坚固的装板,也使老鼠无洞可容。水上粮仓优越多多,村民世世代代保仓而用。水上粮仓被建筑专家誉为“罕见的建筑风格,举世无双”,古朴的建筑、精妙的设计使人为之着迷。迄今,它还被诸多民族学者建筑艺术学者研究、旅游者被看好的一道少见的风景线 鸣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字来源于《雷山故事》。 (来源:悠然雷山) 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