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锦绣黔东南> 传统节日>内容

黎平肇兴谷雨节开场 "打花脸"传承古老 传递纯洁爱情!

2018-4-21 10:19| 发布者: 旅游指导| 评论: 0|来自: 大美黔东南

摘要: 2018年4月20日(农历三月初五),全国最大的侗寨、2018年央视春晚分会场——肇兴侗寨迎来了一年一度传统民俗活动——谷雨节。节日期间,肇兴侗寨开展了寨门迎宾、吃乌米饭、丢卣卣、打花脸等民俗活动,吸引数万国内 ...
2018年4月20日(农历三月初五),全国最大的侗寨、2018年央视春晚分会场——肇兴侗寨迎来了一年一度传统民俗活动——谷雨节。

节日期间,肇兴侗寨开展了寨门迎宾、吃乌米饭、丢卣卣、打花脸等民俗活动,吸引数万国内外游客前来参加体验,热闹非凡。

谷雨节在侗语中叫“渐苟嫩堕拉”,是“吃乌米、播稻种”的意思,是侗族农耕文化与婚恋习俗的双重寓意表达,流传于黎平肇兴、龙额、地坪等侗族地区。据《黎平府志》记载,谷雨节这个传统习俗源于明朝万历年间,已经延续近500多年。



以上两图:打花脸后留下的“杰作”

要说“行歌坐月”是侗族男女青年谈恋爱的方式,那么“谷雨节”就犹如侗家男女青年的“情人节”。

“丢卣卣”、“打花脸”(摸你黑)是谷雨节既重要又最热闹的一个环节。大致意思就是,谷雨这天晚上,寨子里的年轻男子趁着夜黑,蒙着脸赶往曾经心仪却已订婚或者为人妻的女子家门口,将装着糖果的饭卣卣扔进曾经暗恋的女孩家里,以表示对该女子的爱慕依恋与祝福,或是不能与她结合的遗憾。

女子则将卣卣里的糖果倒出来,盛上乌米饭递给门外的男子,趁机摘下男子的蒙面巾,往男子脸上抹“锅烟灰”,算是回礼,同时也为了认清是谁在眷恋自己。
上门“讨要”乌米饭的男青年越多,说明这家的姑娘长得漂亮、有人缘,受男孩喜欢,女青年家里人就会觉得有面子。“摸你黑”传递的是纯洁的爱情、倾心的仰慕,以及不能常相厮守的遗憾。



以上两图:抬官人活动

侗不离酸,喜不离糯。侗族祖辈以来就居住在山区,当地人为感恩黄牛对人类所做出的奉献,就习惯在季春用乌米饭树叶榨出汁来泡糯米蒸成乌米饭吃,后逐步被当作珍贵礼品赠送亲友,特别是在婚恋习俗中,乌米饭就像汉族的“喜糖”、酸鱼肉一样,不可或缺,成为订亲的祥物和标志。

谷雨这天,肇兴侗寨已订婚的男方家,还会担乌米饭、猪肉、糯米酒等送到女方家作为订亲礼物,女方家则会把乌米饭等送给亲友,以表示女儿即将出嫁。
如今,这项传统民俗活动已经演变为全民娱乐活动,只要谁家有女孩,大家都会到女孩家去扔卣卣,讨要乌米饭,去的人越多,女孩家人越觉得有面子。

丢卣卣的人也不再局限于青年男子,所有人都能参与到其中,当天晚上,寨子的大街小巷到处是要乌米饭的人,不论认识与否,只要走在河边、街巷,看见人就抹锅烟灰,整个寨子像沸腾般,全寨男女老少、商家、游客都处于极度的狂欢中。 


活动现场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东南部,占地18万平方米,有居民1012户4146人,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素有“侗乡第一侗寨”之美誉,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先后被评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肇兴侗寨作为2018年央视春晚贵州分会场、国家4A级景区、黎平乡村旅游门户、2016年黔东南旅游活州“十佳”景区,体现了党中央对贵州、对黎平的亲切关怀和厚爱,对提升“侗都黎平·颐养胜地”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对展示当地民族文化,推动旅游业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如今的肇兴侗寨,游客纷至沓来,旅游呈现井喷发展之势。


肇兴侗寨

视频、图片均由刘光锡提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