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凯里市医疗保障扶贫政策,你知道吗?
摘要: 医疗保障扶贫政策1、怎样做到精准管理医保扶贫对象? 答:按照精准“到村、到户、到人”的要求,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进行梳理排查,摸清底数,确保已核准有效身份信息的人员全部参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实 ...
医疗保障扶贫政策 1、怎样做到精准管理医保扶贫对象? 答:按照精准“到村、到户、到人”的要求,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进行梳理排查,摸清底数,确保已核准有效身份信息的人员全部参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实现应保尽保。对确因参军、入学等合理原因不能参保的,要建立管理台账详细记录相关情况,做到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情况准确无误、依据清晰。每年8月底前,动态调整新认定的医保扶贫保障对象,纳入当年度基本医保;9月至12月新认定且未参保的医保扶贫保障对象,统一纳入下一年度基本医保。 2、政府对贫困人口参保补助的标准是多少? 答:2019年参保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220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每人每年100元标准给予定额资助,对具有双重或多重特殊属性的医保扶贫保障对象,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资助参保,不得重复资助参保。 3、医保待遇政策有哪些? 答:坚持现行制度基本标准,坚持普惠政策与特惠政策相结合,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框架下,统筹医保扶贫政策: 一是基本医保。坚持基本医保责任边界,严格执行现行基本医疗保障政策支付范围和标准,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实际补偿比例保持在75%左右,住院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25万元。 二是大病保险。普通人群大病保险报销比例第一段1-30000元从50%提高到60%,第二段30001元以上80%。贫困人员患大病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基本医保按规定报销后,个人年度累计自付费用符合大病保险规定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纳入赔付范围,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 三是医疗救助。分类分档细化医保扶贫保障对象救助方案,确保年度救助限额内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医疗救助比例分别为: (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重大疾病患者、最低生活保障中的长期保障户及80岁以上老年人,特困供养人员救助100%; (2)除以上人群以外的其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救助为70%。 (3)年度基本住院最高救助限额按每人每年3万元;年度重特大疾病住院最高救助限额按每人每年5万元。 四是大病专项救治。将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含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法氏四联征以及合并两种或以上的复杂性先心病)、儿童白血病(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白内障、终末期肾病、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急性心肌梗死、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尿道下裂纳入大病专项救治,实行按病种定(限)额付费,在病种救治定(限)额费用内,统一按医保扶贫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待遇标准执行。 4、贫困户就医如何结算? 答:一是在联网直补的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统一经办,推进“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具有双重或多重特殊属性的医保扶贫保障对象,按就高原则享受医疗医保扶贫保障政策,不得重复享受保障待遇,重复报销。 二是在非联网非直补的医疗机构住院救治的,向各镇(街)合管办或市医疗保障局提供医疗卡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或户口薄复印件或代办人身份证复印件、住院原始发票、出院小结、住院费用清单及银行存折(卡)复印件申请报销。 5、对未按规定转诊的贫困患者,是否享受医疗保障扶贫优惠报销政策? 答:对未按规定转诊的贫困患者不享受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等相关优惠报销政策。 (来源:时政凯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