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黔东南新闻> 要闻>内容

凯里这个镇不得了!获赠500多万元!

2019-7-19 09:15| 发布者: 旅游指导| 评论: 0|原作者: 凯里融媒体中心记者:顾菲

摘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一个西部贫困乡镇选择把发展教育作为立镇之本,无疑等于选择了一条投入最高、回报最慢、最让人煎熬和最难以坚持的道路。对于地处贵州省贫困山区、连年被评为贵州省一类贫困乡镇、急迫需要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一个西部贫困乡镇选择把发展教育作为立镇之本,无疑等于选择了一条投入最高、回报最慢、最让人煎熬和最难以坚持的道路。
 对于地处贵州省贫困山区、连年被评为贵州省一类贫困乡镇、急迫需要摆脱贫困、获得发展的凯棠镇来说,这条“以教兴镇”的道路究竟能不能走得通呢?





这是2018年12月,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聚焦凯棠教育发展相关报道时的一段导语,当天《朝闻天下》栏目用6分多钟的时间播出“贵州凯棠:贫困乡镇的教育逆袭之路”的专题报道。最近,凯棠镇再次用行动证明了该镇把发展教育作为立镇之本的信心和决心。



“贵州中天金融集团捐赠300万元、贵州三汇商贸有限公司捐赠100万元、大坪村村民及在外人员捐赠18344元...”

7月18日上午,凯里市凯棠镇教育基金万人捐赠仪式现场,主持人不断地更新着捐款数字。来自省、州、市相关领导,当地村民以及众多关心和支持凯棠镇教育公益事业的乡贤齐聚一堂,合力办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万人捐赠教育基金,这天对于凯里市凯棠镇教育事业发展来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日子。



活动当天,尽管天气十分炎热却也阻挡不了大家的热情,在凯棠中学的操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穿着民族盛装的村民代表们队列整齐,个个激动不已,看到这么多人都来助力凯棠的教育甚是感动。





“我也捐了,虽然不多但也是心意!我们穷怕了苦怕了,现在希望我们凯棠的这些娃娃能够好好读书,安心读书,以后发展好了回来建设家乡,我们也跟着享福!”活动现场,一位来自凯棠梅香村的村民告诉记者。记者获悉,因为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为了这一次捐赠,来自凯棠镇各村寨的村民们纷纷慷慨解囊,一些外出的老乡在得知消息后也赶忙发来微信红包,用实际行动重视教育,大家都渴望有真才实学的下一代,能够更好地为祖国为家乡家族做贡献。





作为家乡人民的骄傲,凯棠人杨清华创办的高科技企业研发的“传统村落云平台”、“民生资金云平台”等数字物联网产品已经在贵州全省投入使用、造福家乡。当天,他出席本次活动并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大家读书的重要性,以公司名义现场捐款20万元。

据统计,当天捐款所得资金共计500多万元,出席活动的省、州、市领导和各界嘉宾上台为这些爱心人士颁发了荣誉牌。记者获悉,这笔捐款将用于资助该镇考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公派留学生、高考上一本分数线学生及成绩优秀的九年义务阶段学生,奖励教学质量好的凯棠域内优秀老师以及困境儿童。同时,所有募捐到的资金将统一存入凯里市红十字会的专用账户,并由凯棠镇教育基金监管小组进行监管,收支情况将适时向社会公布,同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认真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经常邀请凯棠镇在外人士回乡共话教育,建言献策,借助社会爱心人士的扶助,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村寨自发捐款为困难学生筹集教育基金......”这些是凯棠在教育发展方面做的部分工作。如今,凯里市凯棠镇教育基金会的建立,500多万元的捐款又将为该镇教育事业发展增力。 



曾经以贫困为代名词的凯棠镇,近年来通过形式多样的助学活动,以教育脱贫为突破口推进脱贫攻坚进程。让每一个贫困学生都享受到国家教育政策资助,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助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截至2018年,该镇已有10人考取博士、硕士研究生30人、本科1366人专科1150人,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达7000余人。


凯棠镇积极转变政府服务职能,用好教育扶贫政策红利,让每一个贫困学生都享受到国家教育政策资助,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助力教育事业发展,形成了人人关注教育、人人支持教育的良好局面。而凯棠人民对文化的渴望、对知识的敬仰之心和对教育建设的支持,使得凯棠教育事业发展形成良好局面。

(凯里融媒体中心记者:顾菲)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