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最美森林部落——基佑

2019-8-5 10:23| 发布者: 旅游指导| 查看: 1230|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600多年前,一个能歌善舞的苗族家族在一片原始森林的山坡上种了一棵枫香树,在山间雨露的滋润下,这棵枫香树生长得枝繁叶茂,于是这个家族决定安营扎寨定居于此,从此,他们的后人便没有离开这片森林。几百年过去 ...
 600多年前,一个能歌善舞的苗族家族在一片原始森林的山坡上种了一棵枫香树,在山间雨露的滋润下,这棵枫香树生长得枝繁叶茂,于是这个家族决定安营扎寨定居于此,从此,他们的后人便没有离开这片森林。几百年过去了,这里成了生长在森林中最美丽的村寨,并且依然保持着他那古朴的民风和传统。它就是位于剑河县城南部36公里的基佑村。


  这里有全木结构的吊脚楼群;历经风雨的百年粮仓;曲径通幽的林间步道;多人合围的参天古树;跌宕绵长的多声部情歌。

  远远地望去,坐落于山峦之上的基佑村四周环抱着参天古木。因为被古树遮挡住,从对面山坡上望去看不到寨子里通往各家各户的步道。寨子内的房屋全部依山就势修建,半掩于林木葱郁的树林之中,若隐若现。寨子的背后就是一片原始阔叶林,村里的老人们说,因为那片森林树木太茂盛,没有同伴,村里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敢独自前往。

  走进基佑村里,百年粮仓鳞次栉比,亭廊点缀在片片苍翠之中。寨子里步道掩映在林木之中,曲径通幽,木屋前后瓜果遍地,触手可及。最让人难忘的是这无数随处可见的参天古树,村里人说,这寨子有多少年,这些树就有多少岁了。


  到过基佑村的人们都有一个体会,从山脚寨门到寨顶芦笙场不太宽的主道要绕好几个大弯,看似很近的距离要走很远的路,而其余的小步道都非常窄小,这都是为了在修路的时候能不伤害树木。基佑村之所以能保留着如此多的古树,原于村民们对树木的崇敬和信仰。

  基佑村世世代代流传着一个必须遵守的规定,无论是建房屋或是修步道,都不允许砍伐一棵已经成材的树木,否则会按村规受到惩罚,那就是必须杀一头壮牛请全寨人吃,接受全寨人的批评。村里还规定,就算已经枯死了的树,如果没有影响到安全,也不能私人擅自砍伐,如果对安全造成了威胁,必须由寨老和村委商议如何处理,绝不允许个人私自处理,所以,如此多的古树能在基佑村得以保存。据不完全统计,仅是村寨内就有古树300株左右。


  再来说说基佑村的另一大特色——百年粮仓。粮仓是以家族集中修建,占地不大,采用4脚立柱的方法。粮仓共设有2层,第1层是空的,用于堆放杂物,第2层用木板密封,架上便梯,用小青瓦或杉木皮盖顶,用于存储谷物。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基佑村有传统粮仓群1处查明为不可移动文物。

  这里的情歌委婉、低沉,具有很强的顾盼性,哼唱过程中常使用绵长的颤音,反映了苗族在漫长的迁徙历程中所经历的种种苦难与坚韧,音调跌宕绵长,如泣如诉,具有穿越时空和灵魂的震撼力。

  基佑村140余栋民居组成一个完整的传统民居群,由于地处边远山区,多年来现代文明没有更多的渗入,在语言、服饰、建筑、生态、传统民俗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并保存和延续着古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因此,基佑村2013年被评选为“中国传统村落”。

  为了保护传统村落的风貌、自然环境、山水风景、民居风格,保留村寨间农田等自然景观要素,良好的自然生态、古朴的民居建筑、厚重的民俗文化,这里将不大拆大建、不砍一棵树、不埋一眼泉、不改一条道。

  在这里,您必定会体验到村民的热情与豪放,他们脸上的笑容都是那样的真诚与干净;在这里,喝了拦门酒您才能进入苗寨,小朋友会在你的周围跑来跑去;在这里,山谷、原始森林密布,松树、枫香、红豆杉等错落在寨子的各个角落,几人才能合围的古树随处可见;在这里,他们穿着传统工艺的纺布衣服,唱着最古老的情歌,让你仿佛穿越了时空;在这里,最清新的空气,让你呼吸到醉。如果你想欣赏优美的田园风光、感受浓厚的民族文化,品尝原生态的美味饮食,基佑村会是一个理想去处。



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