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锦绣黔东南>内容
非遗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侗族大歌》
摘要: 侗族大歌,侗语称“嘎老”或“嘎玛”,意为“大的歌”。它属于一领众合,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巧、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这在 ...
侗族大歌,侗语称“嘎老”或“嘎玛”,意为“大的歌”。它属于一领众合,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巧、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来说更是一种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它渗入侗族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侗族人生活的一部分,是侗族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 侗族大歌 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间习惯又可分为四类:即嘎听(声音大歌)、嘎嘛(柔声大歌)、嘎想(伦理大歌)、嘎吉(叙事大歌)。其中,嘎听是最精华的部分。此外,侗族大歌亦可按性别和年龄分为“男生大歌”、“女生大歌”、“童声大歌”等种类。 侗族大歌主要流行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从江、榕江三县侗族聚居区及广西三江、湖南与贵州毗邻村寨,流传面积1000公里,人口约20万。 由于侗族大歌的突出价值,作为一个民族的声音于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侗族大歌》—黎平黄冈侗寨群众在演唱男声侗族大歌 摄影:杨代富 《侗族大歌》—黎平县双江镇黄岗村男声侗族大歌队,参加贵州省第二届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赛黎平海选赛 摄影:黎平县非遗中心提供 《侗族大歌》—小黄村千人唱大歌庆祝申遗成功 摄影:张成文 《侗族大歌》—从江侗族大歌省级传承人在教歌 摄影:杨光黔 《侗族大歌》——从江县小黄鼓楼大歌之大合唱 摄影:从江非遗中心 《侗族大歌》—榕江县侗族大歌进校园,特长歌班在舞台上展演 《侗族大歌》—第二届侗族百村大赛2015中国榕江萨玛节—千人合唱侗族大歌 摄影:粟周榕 《侗族大歌》—榕江县宰荡侗族大歌队在鼓楼练唱 摄影:杨秋平 《侗族大歌》—榕江县金蝉歌队的小朋友在车江榕树脚演唱侗族大歌 摄影:杨秋平 (来源:黔东南非遗中心) 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