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了题为《贵州黄岗:原生侗寨变奏曲》的节目,用整整24分钟报道了贵州黎平一座近千年的古老侗族村寨——黄岗村,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的黄岗村,是一座近千年的古老侗族村寨,男声侗族大歌就发源于此。2012年黄岗村第一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旅游业的开发,给这个小村寨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贵州省黎平县黄岗村 从空中俯瞰黄岗村,一片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一条小溪穿寨而过,清澈的溪水缓缓流淌,人们沿溪而居。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映托下,这里俨然成为了一幅世外桃源的风景画。 黄岗村吊脚楼 黄岗村最为标志性的建筑就是五座鼓楼,村里的大事小情都会到鼓楼里商定,村民没事的时候也都聚集到鼓楼里来聊天会友,每逢重大节日,村民汇聚于此载歌载舞。可以说鼓楼在侗族村民的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黄岗村的五座鼓楼就代表五个房族,这个鼓楼既是侗家人的圣殿也是侗家人的家园。 黄岗村鼓楼 黄岗侗寨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末期,由于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留有的历史,一部分只能通过歌声传唱,而另一部分的历史已经写进了当地人传统的生活中去。 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古朴浓郁的侗族文化,曲调优美,气势磅礴的侗族大歌,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外国游客 随着乡村振兴计划的推动,旅游开发成了黄岗村的大趋势。黄岗村这个千年侗寨,既有深厚的侗族传统文化,又有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但餐饮、住宿等各项配套设施却不完善,游客的体验并不好。 22岁的村民吴连兴是全村改造老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的客栈经过两次扩建房间从20间扩大到35间,依然一房难求,如今他一年靠开客栈能收入20多万元。守着家门口能赚这么多钱,这是他此前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吴连兴家的民宿 正当吴连兴谋划着下一步发展计划的同时,中国扶贫基金会投资建设的创客中心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正建设的一期创客中心和二期民宿项目,是为了响应国家的脱贫攻坚任务,而开展的一个旅游扶贫示范项目,预计2019年10月底竣工。 创客中心施工现场 关于开发,村民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那就是保持现有原始村落的村容村貌,不能过度地开发,这第一点就是不能用红砖房代替木头的传统因素。这一代守住了这个村寨,下一代也必须守住。 黄岗村开发中的民宿 黎平县现有中国传统村落98个,是贵州省拥有传统村落数量最多的县,其中侗族聚居村落多达70个。近些年黎平县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县统筹串联“百里侗寨”,形成旅游“百里侗寨”观光带。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黎平县接待了游客213.26万人次,同比增长31.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54亿元,同比增长34.55%。 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目前我国共有五批,共计6819个村落入选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如此数量庞大的中国传统村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价值最丰富的农耕文明村落群。其中,贵州省共有724个村寨入选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来源:央视财经 动静贵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