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锦绣黔东南> 传统节日>内容

“四月八”飞云崖上的惊鸿一瞥

2018-5-10 12:13| 发布者: 旅游指导|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 飞云崖概览 ✪飞云崖位于贵州省黄平县城东北12公里的东坡。此处为昔日京黔滇古驿道,今湘黔公路交通要地。山下飞云崖顶石钟乳倒悬,状如飞云,故名。山林葱郁,崖上飞瀑,当年王阳明、林则徐路过 ...

✪ 飞云崖概览 ✪

飞云崖位于贵州省黄平县城东北12公里的东坡。此处为昔日京黔滇古驿道,今湘黔公路交通要地。山下飞云崖顶石钟乳倒悬,状如飞云,故名。山林葱郁,崖上飞瀑,当年王阳明、林则徐路过时均曾盛赞其奇秀景色。相传苗民创建了崖下寺宇,明时有学佛者于此结庐,称“普陀岩”。明正统八年(1443年)游僧德彬募建月潭寺。

飞云崖的平面布局为东西二院,东院由牌楼、皇经楼、长廊、滴翠亭、碑亭、接引阁、小官厅、观音殿、童子亭、圣果亭组成;西院由月潭寺牌坊、云在堂、养云阁、大雄宝殿、南厢房、北厢房、萃秀园等组成。有各时代存留的摩崖、石刻数十处,保护范围占地2平方公里。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居住在附近的苗族同胞都要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民族集会,成为飞云崖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又是当地群众苗族芦笙会活动的场所。

2018年5月22日又是一年一度”四月八“祭牛节到来时,看苗家阿勒、吃苗家酸汤鱼、喝苗家米酒、听苗族飞歌等就选这一天绝对没错。

飞云崖主要景观之:飞云崖山门牌坊

飞云崖山门牌坊,牌坊为六柱五间三楼式单檐庑殿顶,该栋牌坊为光绪二十三年修建,工程还没竣工就被大水冲塌,直到光绪三十年才完成,并保存至今。
牌坊明间自上而下依次塑有“双凤朝阳”、“八仙庆寿”、“二龙戏珠”图案。在“飞云崖”竖额边上塑有5条龙拱护。竖额两旁为“天官赐福”塑像。中部堆有“黔南第一洞天”横匾。这里的“黔南”指贵州。

牌坊中柱,有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黄平知州瞿鸿锡撰书的长联。“丹崖皓月护千年,竟幻作莲花世界,听流泉漱石响答鸣琴,苍翠亦留人,知此间固别有天地;南海兹云飞一片,赖重新竺国琳宫,况几杵梵钟撞醒尘梦,光明原觉物,统斯民而再拜神仙。”次柱对联为“竞从碧落飞,天际好随神物去;不减壶峰秀,岩间定有羽人居。”系光绪三十年(1904年)黄平文人李承栋撰联并书。
   
”黔南第一洞天“
飞云崖山门牌坊

飞云崖主要景观之:皇经楼

这是飞云崖唯一的一座道教建筑——皇经楼。皇经楼为单檐重楼歇山式木构建筑,面阔3间,前带单步廊。以前,楼上供奉有道教祖师太上老君牌位,香火不断。楼下明间为通道,两次间为道教用房。
皇经楼前小庭院环境清雅,可想古人在此饮酒作对、对弈等实为美事。

深秋&枯藤老树的味道

飞云崖主要景观之:月潭寺

月潭寺牌坊,修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为六柱五间式砖质牌坊。是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传交融的产物。

牌坊柱头上分别塑有白象、青狮、麒麟,坊面塑有天官、八仙、童子,“琴棋书画”等塑像。有“五福捧寿”、百吉、方胜、团寿、及龙、凤、双狮图案。中柱楹联为“此地有崇山,左竹右松饶雅趣;其门通径,清风明月证禅心”,次柱楹联为“大道东行,突入西天佛地;鸿恩此至,打开南国禅关。”

向北有长方形鱼池,中间建有三孔连拱小桥。该鱼池为清乾隆年间云贵总督康安捐资修建(其文《重修飞云岩观音阁记》有记载),现存鱼池为解放后维修。东面有小亭一座,叫“滴翠亭”,为单檐六角赞尖式建筑。亭前有阴刻篆书“绉云”。

由岩溶形成的巨大岩穴,状如层云拥盖,飞云崖也由此而得名。岩檐覆盖整个阶面,夏凉冬暧,晴雨无恙,置身于此,仿佛进入童话世界中的雕镂殿堂。

更为奇者,崖檐边际古柏一株,树干粗巨,枝叶繁茂,而其下仅为薄脊岩层临虚承托,且根穿石绽,致使二石分裂,势欲即坠,望之目眩心骇,危险悸怖。然此险状至少已出现百年之久:早在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诗人贺绪蕃就已有咏及此树的诗句:“岩顶古柏亦奇绝,临厕下阴何险危!老根腾起踏两石,一石裂绽欹欲垂。”时至今日,此石此树仍安然无恙,似乎“重力”在此已失去作用,可谓神奇之至。


   
飞云崖主要景观之:苗族集会

每年农历四月八日是当地苗族传统的民族聚会,也成为飞云崖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人们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吹响苗族芦笙,一片欢天喜地的氛围。

节日活动,通常按歌、舞、乐、戏、体育的顺序,有对歌、跳舞、吹笙、踩笙、踩鼓、踩歌堂、敲铜鼓、赛花线、抛绣球、抬“官人”、射背牌、打手毽、打磨秋、抢花炮、赛龙舟、赛马、斗牛、牛羊、斗雀和演唱地戏等。


2018年5月22日又是一年一度”四月八“祭牛节到来时,看苗家阿勒、吃苗家酸汤鱼、喝苗家米酒、听苗族飞歌等就选这一天绝对没错!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