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黔东南新闻> 要闻>内容

今天,南方电网贵州凯里供电局开展“国企开放日”活动

2020-7-22 16:31| 发布者: 旅游指导| 评论: 0

摘要: 7月22日,南方电网贵州凯里供电局开展2020年“国企开放日(社会责任日)”活动,邀请媒体记者走进该局驻村帮扶的台江县台盘乡棉花村、阳芳村、龙潭村、红光村,零距离了解凯里供电局的精准扶贫工作,了解“货郎书记 ...


7月22日,南方电网贵州凯里供电局开展2020年“国企开放日(社会责任日)”活动,邀请媒体记者走进该局驻村帮扶的台江县台盘乡棉花村、阳芳村、龙潭村、红光村,零距离了解凯里供电局的精准扶贫工作,了解“货郎书记”团队如何带领苗族群众发展产业,帮助苗族群众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的难题。


在棉花村,凯里供电局派驻第一书记曾庆波向媒体记者介绍了蝗虫网棚养殖产业。棉花村虽然名字里带有“棉花”,但村里产不了棉花。相反由于地处高山,地理条件恶劣,当地苗族群众祖祖辈辈都是靠种植传统的玉米等农作物为生。2019年6月,曾庆波从凯里供电局来到棉花村开展驻村工作。如何帮助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种植思维,发展扶贫产业成为了曾庆波整日思考的事情。经过一年的努力,曾庆波引导村民成立了棉花村供销合作社,发展起了蚱蜢特色养殖、大肉生姜种植、林下养殖等产业,村集体经济资金也从0元壮大到了50余万元,帮助217户,118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七月阳芳,生机盎然。走进阳芳村,映入媒体记者眼帘的是村头色彩斑斓的五彩稻田,村内道路整洁,村边绿树如茵。2016年4月以来,在凯里供电局持续精准帮扶下,南方电网公司精准扶贫示范村阳芳村按照“党支部主导引领,推动扶贫资金股份化、承载主体组织化、经营责任集中化、扶贫项目精准化”的扶贫思路,带领苗族群众发展起了五彩米种植、林下养殖、农家乐等富民产业。阳芳村党支部领导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先后荣获全省、全州、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水迢情深(民宿)荣获黔东南州“优品级”乡村旅游客栈称号,阳芳村生态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荣获黔东南州“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也从0元50余万元。


在龙潭村,第一书记陈鑫和媒体记者算起了林下养鸡经济账。在凯里供电局的帮扶下,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在闲置林地投入200只乌骨鸡发展起了生态养殖。在挑选鸡苗时,有经验的村民专门挑选了母鸡鸡苗,经过细心喂养,如今已经进入产蛋期。由于林下散养、不喂饲料,鸡蛋味道特别浓厚,1.5元一个也供不应求。“别小看这200只鸡,每年可以为集体经济带来6万元收入呢”陈鑫介绍,该产业还解决3名贫困户就业。不仅仅是林下养殖,陈鑫发现村里盛产优质大米,他决定因地制宜带领村民发展生态大米种植产业。他带动村民出工出力,将村头的水碾房、石碾等修缮一新,并为大米设计包装。目前水碾房已经安装、调试完毕,即将开始运行生产。和电动碾米的方式相比,水碾房碾的大米保留的营养更丰富,也更有特色,目前已经收到不少订单。下一步他还将帮助村民设计古法水碾大米包装,帮助苗族群众将龙潭村的生态大米销售出去。


在红光村,豆腐是当地苗族群众喜爱的食品之一,但是没有形成产业。今年3月来,红光村在中组部、南方电网公司凯里供电局、中国农业银行捐赠资金,以及台江县人民法院的帮扶下,发展起了豆制品生产扶贫产业。为提高豆腐产量和质量,红光村引进现代化、环保豆制品加工设备,选用山泉水和优质黄豆,坚持沿用磨浆、煮浆、滤渣、点兑、压水成型等祖辈传下来的工艺制作豆腐。由于口感细腻,味道香浓,产品深受客户喜爱,每天可产豆腐1600余斤。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下,该产业每年为2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保底分红6万余元,并带动6名贫困户家门口就业。


不仅仅是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去年7月初,棉花村、阳芳村、龙潭村、红光村的第一书记曾庆波、杨帆、陈鑫、李根4人建起了微信群,每周在群里公布苗族群众需要出售的蜂蜜、土鸡蛋、生态大米等农产品公布,接受亲朋好友和同事的订购,周末再亲自把农产品送到客户手中。这种灵活的销售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苗族同胞、苗寨合作社农产品的销路问题,极大解决了苗族群众在售卖农产品过程中存在的货量小、路途遥远、费时费力等困难。截至目前,4位驻村干部为4个苗寨的群众、合作社销售了8000余斤生态大米、810余斤蜂蜜、5000余枚土鸡蛋、300余只林下散养土鸡等农产品,帮助苗族群众增收20万余元。他们被苗族群众亲切地称为“货郎书记”。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面向的是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方,“我说你听”“我做你看”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创新表达,开放透明,让公众参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布,在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互动中感知企业的责任担当,正是近年来凯里供电局不断探索的方向。当天的体验团邀请了贵州日报、多彩贵州网、黔东南日报、凯里电视台、台江县融媒体中心、凯里人论坛、凯里快报、腾讯等多家媒体代表。


“请媒体走进电网脱贫攻坚一线,让我们看到了央企的创意和责任情怀。” 黔东南日报记者姚宁对活动深有感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