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脚楼是苗族的传统建筑,它使得苗族村落能适应不同地形,“依山而寨,傍水而居”。在吊脚楼中的小憩闲聊、在曲折街巷中的兜兜转转、在山脊水边的怡然自得,似乎也感受到了苗族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感受到了苗族的千年文化。 半干栏式,因地制宜 “干栏”一词,最早出自《魏书·獠传》,其载:“獠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邛笮川洞之间……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数。”现在的干栏式建筑,通常是指所有底层架空、半架空,或采用了架空地板的建筑,可分为全干栏和半干栏。全干栏指建筑全部架空高出地面;半干栏则多建在台地或斜坡上,底面一部分为架空地板、一部分为自然基面。苗族的吊脚楼就是典型的半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为西南地区各民族所采用,是因为其强大的适应能力与多变的形态。它既能应对不同地形,又能适应当地气候,无论是陡峭山地,还是临水河岸,甚至是巨石岩上,它都能因地而建、灵活变通。同时,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干栏式建筑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苗族吊脚楼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甚至在巨石之上,也能看到它的身影。 图/谢庆云 水族的干栏式建筑多搭建有“晒台”。同时,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有的房屋采取了“上大下小”的建筑样式。 图/潘政波 倚山就势,坐看风云 山上的吊脚楼大多建在台地或斜坡上,是“坐”在山崖上的。这种倚靠山崖的建筑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除了更为稳固外,吊脚楼可以以石支垫,或根据地基改变支柱长短,抬高楼居,进而增加楼与楼之间的高差,形成高低错落的起伏。这样一来,吊脚楼便能充分利用空间、聚落成寨,或独立于陡崖峭壁、隐于山林。 ▲在山地居住的苗族多采用梯田耕作,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吊脚楼正能应对这种寸土寸金的情况。在苗族地区,常能看见层层梯田分布在村落之下的奇观;亦不乏有零星建筑散落在梯田之中,默默地守望梯田。 图/田健 位于贵州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便是顺山就势的典型。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接云天。白水河蜿蜒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构成了一幅优美的苗岭山水田园风光图。青石板路串联起高低错落的吊脚楼,各条巷道时隐时现。随着山势起伏,上千栋吊脚楼鳞次栉比、相连成片,缘河依山、井然有序;建筑恰似林木一般从地上长出,与山林浑然一体,房前屋后有翠竹点缀,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蔚为壮观,宛如一幅人、建筑、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 ▲到了晚上,渐起的灯火沿着山脊,点亮了山林。 图/凌云 临水而居,守望路人 江边也有吊脚楼。为防止汛期涨水、支柱腐烂,临水的吊脚楼多建于筑台之上,或是一半以木柱支撑悬于水面,另一半先用石头砌基,再用木板搭楼。从远处看,撑柱悬空的水边建筑竟似腾空而起;成片的屋顶则层瓦如鳞,沿江连绵不断。水面成为另一种街巷,有了与山地村落不同的绵延温婉之气。恰如沈从文先生所说,“沿河因为有了这些楼房,长年与流水斗争的水手,寄身船中枯闷成疾的旅行者,以及其他过路人,却有了落脚处了。这些人的疲劳与寂寞是从这些房子中可以一律解除的”。 ▲凌架在溪河沟涧之上,与水为伴,别具风情。 贵州台江县施洞镇是连接清水江上下游的重要渡口,那里的施洞码头曾是清水江流域的重要商埠,为施洞带来了多种文化,也为施洞民居带来别样风情。施洞建筑更多地考虑到商贸便利,并受江西徽式建筑影响。临江大多是干栏式建筑,镇中则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八大窨子屋”和封闭式的四合院。境内青山如黛,绿水长流,阡陌纵横;沿江两岸,苗寨星罗棋布。河流弯弯曲曲从寨前流过,河水清澈见底;河面上时有船只划过,鸬鹚渔船静泊河中;河岸两边,洗衣、洗菜、挑水的苗家女来来往往,水中的鸭群、鹅群在自由自在地嬉戏觅食。宛若一幅幅水墨山水画,静谧中洋溢着温馨与祥和。 ▲如今,施洞大桥横跨清水江,与村寨中的流水小桥风格迥异,却也相映成趣。图/尹忠、潘年英 枫树为柱,守护家园 苗族的吊脚楼大多以枫木作为中柱,在选材与建房的时候,还伴以一系列的仪式,并遵循一定的禁忌。例如,不能选择坟边冢上、道观寺庙周围、凶洞恶崖、神山判所等地,或附近有死亡发生的树木;在选定要用的枫木后要带上香烛鱼肉等祭品前去祭祀;除了掌墨木匠师傅和主人外,参与砍伐的本家人要身体健康、有儿有女、品行端正。为何要如此讲究呢?除了对枫树本身坚固耐用的需求外,还源于苗族人视枫树为万物与人类的起源。《苗族古歌·枫木歌》中唱道: 枫树砍倒了, 变作千百样。 …… 还有枫树干, 还有枫树心, 树干生妹榜, 树心生妹留, 这个妹榜留, 古时老妈妈。 妹榜妹留就是苗族人的祖先蝴蝶妈妈。苗族崇拜枫木可以说是自古就有。 ▲ 村寨的建造顺应自然,树林与村寨一起,颇为和谐。 图/尹忠 除了将枫木作为中柱,在苗族村寨中,往往将生命力旺盛的枫树尊为神树,苗家建寨选址时多择有高大枫树的地方,或在寨中植枫,在枫树下设石砌祭坛。这些神树在保佑村民的同时,也象征着村民的生命力。同时,人们崇拜的往往是成片的森林,这造就了苗族村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无论是山中还是水边,大多数苗寨都有神树林,神树林里的树决不能砍伐;村寨的建造也尽量顺应地形地物,不随意砍伐、蛮横改造,村落与自然因而能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编辑:张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