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五力齐发”纵深推进消防安全风险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自省政府部署开展消防安全风险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以来,黔东南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握目标导向,强化结果导向,“五力齐发”纵深推进消防安全风险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全面开展。 坚持政府统筹,在部署推动上发力。罗强州长主持召开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工作。周舟常务副州长组织召开全州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州安委办、州消安委办联合制定下发工作任务清单,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式跟踪督办;组建4个常态化督查组帮扶督导各县(市)工作开展;建立消防安全“双周”会商研判机制,每两周会商研判工作情况,调度各地、各部门工作落实;组建工作专班,加强工作调度,及时通报解决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州政府制定出台县(市)和州直各部门综合目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集中整改工作列入考核内容。 强化政策引领,在源头管控上致力。州消防支队、州住建局、州自然资源局联合制定出台严格管控建筑商业服务网点和独立商铺层高在4.2米以内的规范文件,从源头上杜绝商铺改建、搭建夹层违规住人。推动13个县级政府制定出台村(居)民自建房消防安全管理办法,明确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审批监管职责,从源头上遏制“烟囱楼”隐患增量。提请州政府制定下发文件将居民住宅改建经营场所等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纳入市场主体注册登记管理“负面清单”。 推动建设提升,在夯实基础上使力。推动各县(市)按照州政府出台的《黔东南州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黔东南州消防装备建设(2020-2022年)规划》“两个三年规划”,逐步完善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救援队伍装备建设。以2064个50 户以上木质连片村寨为重点,实施农村消防“水改、电改、房改、厨改”;确保所有乡镇建立专职消防队;健全完善集镇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对全州消防站老旧消防车辆进行更新换代,加强大功率消防车和专业救援装备配备。同时,州政府制定出台《黔东南州健全50户以上木质连片村寨志愿消防队伍实施方案》,通过进一步加强50户以上木质连片村寨志愿消防队伍建设,提升村寨处置初期火灾能力。推动各县(市)积极打造自建房“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改造试点乡镇,拟定于9月底前完成打造并召开现场会推广,以点带面促改造提升。 紧盯重点领域,在排查整治上用力。自省政府部署集中整改工作以来,支队紧盯小型生产经营场所、重点村寨、易地扶贫安置点、寄递仓储物流企业等重点区域场所开展专项治理。针对小型生产经营场所,积极发动基层网格员运用“黔小消APP”开展排查整治。目前已发动1724名网格员排查小型经营场所65060家,发现住人6653家。发现高风险场所5356家,较大风险2827家,一般风险11037家,低风险45832家。积极采取教育劝导、宣传培训、联合执法等方式开展综合治理。已整改1523家,清退违规住人2819人。针对农村村寨,部署开展农村查电防火和农村电气产品专项治理。已检查村寨5945个/次,发现隐患问题14320处、督促整改12907处。针对易地扶贫安置点,深入开展消防安全监管服务,已排查7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77个扶贫车间、3个扶贫基地,发现隐患问题401处、督促整改380处。针对寄递仓储物流企业,组织开展消防安全集中检查,共检查单位122家,发现问题隐患189处、督促整改167处。 深入宣传引导,在教育培训上着力。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州委党校培训内容。通过州委党校培训班群平台将《危险的通天楼》《夺命夹层》《违规住人酿惨剧》等火灾警示片,推送给各县(市)政府、州直部门和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观看和参考,并通过相关领导各自工作平台积极转发指导所属基层一线人员观看学习。另外将火灾警示片通过媒体及线下组织观看等方式进行警示教育,开展警示教育覆盖8600余人。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和农村消防家庭主体责任集中宣传活动,通过发送消防安全宣传资料和宣传物品,传授群众消防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112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850余人次,受教育群众5900余人。发动州级媒体定期播放火灾警示片、消防公益广告、消防提示字幕,各地开设媒体专栏播出消防安全提示及消防工作动态。在全州网吧、ktv、电影院共18300余台影像显示设备设置消防开机画面,播放消防公益广告。联合教育部门开展暑假消防安全专项行动、中小学安全教育月等校园安全活动。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