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黔东南州共接待游客493.8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29亿元
民族原生态,锦绣黔东南。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我州以发展乡村旅游和挖掘苗侗文化为新的突破点,把“旅游+”作为主要手段,10月1—8日,全州累计接待游客493.8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29亿元,有效助推我州全域旅游健康快速发展。 雷山小广场群众自发跳芦笙迎国庆活动现场 (通讯员 李雪 摄) 据了解,全州纳入节假日监测的13个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104.5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38亿元。其中接待游客量超过10万人次的景区有丹寨万达小镇景区接待游客306084人次,镇远古城景区接待游客242575人次,西江千户苗寨景区接待游客197294人次;其中接待游客量超过5万人次的景区有黎平肇兴侗寨景区接待游客78996人次,凯里下司古镇接待游客68577人次。其中凯里民族文化园景区、凯里苗侗风情园景区、凯里云谷田园、榕江三宝侗寨景区、从江岜沙景区、从江小黄景区、丹寨石桥古法造纸文化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也均过万人次。 全州纳入节假日监测的温泉景区有剑河温泉和黄平浪洞温泉,共接待游客34917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8.54万元。全州纳入节假日监测的旅游饭店共20家,假日期间饭店平均出租率为56.63%。 据交通部门提供数据显示,全州公路客运进出站26520趟车次,运送进出站旅客318753人次,实现客运收入864.83万元;全州铁路累计发送旅客 232042人次,到达旅客234189人次,实现客运收入 12195万元,其中高铁发送旅客139560人次,到达旅客140331人次,实现客运收入9607万元;全州民航客运累计进出航班80次,累计进出旅客5884人次。 假日期间,我州多措并举提前策划和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推出了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整个旅游市场运行呈现出以文树旅、民俗活动精彩纷呈、文旅融合,让游客们饱览生态美景,深度体验农耕文化。特别是温泉康养成为游客关注点,红色旅游深受游客追捧,整个假期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良好氛围。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