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黔东南新闻> 要闻>内容

教育扶贫拔穷根 澳门帮扶结硕果 ——澳门媒体“脱贫攻坚贵州行”采访活动走进从江县见 ...

2020-11-23 09:25| 发布者: 旅游指导| 评论: 0

摘要:   11月19日,澳门媒体“脱贫攻坚贵州行”采访团继续深入从江县丙妹镇、贯洞镇、洛香镇等地,实地探访澳门对口帮扶工作为从江带来的改变。  “哇!好美啊!”“简直人间仙境!”汽车随着山路爬升,临近从江县丙妹镇 ...

  11月19日,澳门媒体“脱贫攻坚贵州行”采访团继续深入从江县丙妹镇、贯洞镇、洛香镇等地,实地探访澳门对口帮扶工作为从江带来的改变。

  “哇!好美啊!”“简直人间仙境!”汽车随着山路爬升,临近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村,澳门采访团的记者们被眼前的云海美景所震撼。

  这个距从江县城二十多公里的传统苗族村寨坐落在山林深处,远远望去,古朴雅致的吊脚楼与一栋崭新明亮的教学楼相互辉映,这栋教学楼就是从江县丙妹镇大歹小学。

  记者团走进大歹小学,学生们正有序地做着课间操。这所崭新的学校由澳门基金会投资3000万元兴建,于2019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目前拥有在校生496名,开设13个教学班。现在,大歹学生在家门口就能读完小学,再也不用跑三四个学校才能完成小学教育。

  “澳门的帮扶给我们这里建造了一个骨架,我们要往里面填充血肉,让这个帮扶项目更加丰满。”从江县丙妹镇大歹小学校长王绍东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有南明小学帮扶教师5名,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教师4名,开展组团式帮扶。”

  经过一年的关心陪伴,孩子们有了明显的变化。不仅仅是生活习惯的改变,学习主动性的增强,更让老师们欣慰的,是孩子们的脸上有了生动的笑容,眼里有了璀璨的光芒。

  当孩子们知道,今天的客人是来自为他们建造学校的澳门时,便自发为记者们表演了节目——《感恩的心》,神情真挚而动人。

  大歹小学是澳门帮扶从江的“缩影”,也是两地携手教育扶贫的“样本”,整个项目的实施推动,一直备受澳门记者的关注。

  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澳门月刊》执行总编辑黄殿晶十分欣慰。“大歹小学是澳门帮扶从江的第一批项目,所以我非常关注大歹小学现在的情况。”他说,“刚刚看到孩子们唱响《感恩的心》,我非常感动。咱们山区的孩子能够在这么好的环境下接受国家的义务教育,澳门的帮扶非常值得,希望我们澳门能够继续为咱们从江的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努力。”

  要根治贫困,教育扶贫是重中之重,这是阻断代际传递的核心举措。澳门大力帮扶从江教育,除大歹小学外,还向从江县贯洞镇美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内的干团美娥小学捐资1700万元,用于修建教学楼、宿舍楼等基础设施,有效解决了易地搬迁孩子的就近就学问题。

  采访团一行还走进了贯洞镇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贯洞镇美娥搬迁社区、洛香镇大桥村等地,了解从江百香果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就业扶贫、人居环境整治等情况。

  中国贸易报社记者张伟伦感慨道:“ 每一个走访点我们都认真地看了,不管是产业扶贫还是教育扶贫,还是把我们的老百姓从大山里搬到安置房,我们澳门地区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在这个过程当中,澳门的先进思想和教育理念,都给当地的脱贫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据了解,2018年5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对口帮扶从江县。三年来,按照“从江所需”与“澳门所长”相结合的原则,澳门特区政府有关部门、驻澳中资机构等,与从江县集中签署了三批共27项帮扶协议,涉及教育、医疗、旅游、劳务、产业、人才、人居环境等领域,累计帮扶资金、物资折合人民币超过1亿元,逐步形成特区政府主导、特区社会参与、中央驻澳机构密切配合的良好工作机制,工作成效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

作者: 聂蕾 熊明慧 彭熠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