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锦绣黔东南>内容

台江 ▏苗族风俗习惯之招龙

2020-11-23 16:57| 发布者: 旅游指导| 评论: 0|来自: 醉美台江

摘要: 招龙是苗族地区特有的一种民俗活动和苗家鼓藏节一样时隔 13 年过一次苗族同胞把龙视为兴风降雨的神灵,作为消灾免难,祈祷来年吉祥如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安康,发富发贵。招龙前,全寨各户主共同筹资,集中 ...
招龙是苗族地区特有的一种民俗活动
和苗家鼓藏节一样时隔 13 年过一次

苗族同胞把龙视为兴风降雨的神灵,作为消灾免难,祈祷来年吉祥如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安康,发富发贵。

招龙前,全寨各户主共同筹资,集中商议举办招龙事宜,选定日子,确定祭师、砍龙 ( 水牯牛 )人,筹备祭物,维修寨内、村头路尾道路、龙池等。祭物主要为水牯牛 1 头、羊 1 只、鹅 1 只、白公鸡和鞭炮、香纸等,每户酒 1 斤、米 1 碗、鱼 1 尾、糯米饭 1 坨。全寨 14 岁以上男子被分编为若干组,分别去维修寨内、村头路尾道路、龙池等。

时辰一到,牵着水牯牛、羊等祭物、带着芦笙、锣鼓等于辰日子时先从村边的维修好的龙池起沿着主峰脉象开始登山,每走到一山山顶停下来插挂一吊白纸条,吹一场芦笙,到达主峰时逢卯时,即开始举行祭祀活动。主峰由鼓主和祭师主持,其他山峰由一般人主持。主峰祭物为水牯牛 1 头、鹅 1 只、白公鸡 1 只,其他山峰祭物为羊和鸭。

招龙仪式开始,把酒、糯米饭、粑粑、白公鸡置于地上,然后焚香化纸,将身披绫罗绸缎,
背拴木楔插 6 至 8 面小彩旗,腰上挂着 6 个铜铃的水牯牛,牛头朝向东方,祭师口中不停地念招龙词,不时用右手抓起一把米朝东方撒去,接着又抓一把米分别朝南、西、北方向撒去。此时,吹芦笙、击锣鼓、鸣鞭炮。其他山峰的人听见,立即用羊、鹅举行类似祭祀。祭师又念三遍招龙词,击锣鼓三下,才收拾祭物,牵龙 ( 水牯牛 ) 下山,接着各山峰的人先后跟随下山,一路上吹着芦笙、唱苗族飞歌、鸣鞭炮,祭师走在前头,他一边走一边撒米,不断念招龙词。

龙来前,全村的妇女们乔装打扮,穿金戴银,人人揣着祝福,人人挑着希望,家家户户把酒、糯米饭、大粑粑摆于长桌上,手持牛角酒在祭龙坪恭候,迎接龙 ( 水牯牛 ) 的到来。

龙到了,祭师向他们祝福,并互饮牛角酒,祭师高呼:“龙到家家来,龙吃家家酒,家家发贵又发富。”最后问大家:“是不是 ?”众人答:“是”。又问:“龙到各家各户没有 ?”众人答:“到了。”随后,鸣鞭炮,吹芦笙,欢歌载舞,接龙进祭龙坪转几圈后,用撑杆将牛头朝东方擎起,砍龙人手执大刀,含上一口酒突然向牛鼻眼一喷,并迅速操刀朝牛颈砍去,一般只能砍两刀,操刀人便迅速爬上旁边事先准备好的楼梯上,不准让龙 ( 水牯牛 ) 看见。待牛倒地身亡后方能下来。

这时,祭师将准备好的香纸沾上龙血,分给各户迅速跑回家中,表示将龙引进家里。与此同时,在羊龙坪宰羊,在鹅龙坪杀鹅。牛羊鹅倒地后,由寨主安排其他人剥牛皮、羊皮、去鹅毛。最后,留少许牛血、牛肉、牛肠肚和羊、鹅肉在祭龙坪里煮熟祭龙,其余均分给各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