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黔东南新闻> 要闻>内容

@凯里人,国家反诈中心提醒:警惕十大高发诈骗!

2021-4-16 15:07| 发布者: 新闻发布4| 评论: 0

摘要: 1网络贷款诈骗手法揭秘:“低门槛”广告+网贷APP【案件回放】1月9日晚,陈先生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一款网络贷款APP,声称“无抵押、无担保、超低息,只需要注册,贷款立马到账”。正巧陈先生近期手头资金困难,遂下载注 ...

1

网络贷款

诈骗手法揭秘:“低门槛”广告+网贷APP

【案件回放】


1月9日晚,陈先生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一款网络贷款APP,声称“无抵押、无担保、超低息,只需要注册,贷款立马到账”。正巧陈先生近期手头资金困难,遂下载注册了该款APP并申请贷款15万元。陈先生打开自己银行账户时发现所贷钱款未到账,但贷款APP上却显示他已欠款15万元。他与客服联系询问这一情况时,客服告知他后台显示钱款已到账,让陈先生在规定时间内还清贷款,然后挂断了电话。


民警查看陈先生手机上的贷款APP以及与客服的聊天记录,确认这是典型的网贷类诈骗。民警见其仍有被骗的可能,遂将以往的类似诈骗案例、诈骗手法一一耐心讲解。陈先生听完后庆幸自己来到派出所才避免“破财”,最终卸载了相关软件。


国家反诈中心提醒:警惕“无抵押、低利率”网贷平台


当有人向你推销贷款时,一定要小心。诈骗分子先让你在虚假贷款网站或APP上填写个人信息,再以信息填报错误、贷款额度被锁定等理由,诱骗你缴纳保证金或者解冻金。任何声称“无抵押、低利率”的网贷平台都有极大风险。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2

网络刷单

诈骗手法揭秘:兼职刷单+网络博彩

【案件回放】


去年10月初,上海市民唐女士被拉入一兼职刷单微信群,群内自称客服的人员主动加了唐女士微信,忽悠唐女士向其提供的一网络博彩平台充值刷流水,并承诺只要根据客服提示操作肯定能赚钱。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唐女士下载了客服推送的APP,并充值98元试水。在客服提示下,唐女士果然赚了钱,98元变成了224元,并顺利提现。接着,唐女士加大投入,又一次获利提现10488元。看着账户里的数字越来越大,唐女士投入的本金也越来越多,直到累计充值108万元,准备将盈利的120万元全部提现时,她才发现自己的账户不能提现了。唐女士连忙联系所谓的客服,却被拉黑,继而被踢出群。


今年1月14日警方对该犯罪团伙实施收网抓捕,11名团伙骨干成员在多地悉数落网。目前,王某等11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办案民警表示,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快递员,以电话打不通为由添加好友,一旦发现有人通过微信申请,便将对方拉入兼职刷单群。接着,引诱这些潜在被害人参与所谓的网络博彩刷单。而博彩输赢和资金进出皆由该团伙控制,这也是唐女士下注每次都能赢钱的原因。诈骗分子还会根据被害人的“人设”来控制“诱饵”的金额。


国家反诈中心提醒:所有刷单都是诈骗

所谓刷单,就是通过网上购物方式为网店刷信誉或者充值刷流水,网店向刷单者返还货款并支付佣金的违法行为。诈骗分子往往以兼职刷单名义,先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诱骗你投入大量资金后,再把你拉黑。千万不要轻信兼职刷单广告,所有刷单都是诈骗,不要缴纳任何保证金、押金。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3

“杀猪盘” 

诈骗手法揭秘:网上“美女”+投资“赢利”


【案件回放】


去年7月,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真新派出所接到市民詹先生报案称,他接到一陌生女子来电,一来二去,詹先生对该女子产生了好感。没过多久,该女子称自己投资港股赚了很多钱,诱导詹先生一起加入。詹先生下载软件并投入少量资金,没想到很快就有了1000多元的收益,并成功取现。尝到甜头后,詹先生追加投入了5万元,期望能够获得更大收益。令他没想到的是,客服突然告知他购买的港股跌了,被强行平仓,导致詹先生账户内的钱款一分也没剩下。听到这个消息,詹先生赶紧登录平台查询,却发现平台登录不上,客服也联系不上了,詹先生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经调查,这起案件的背后是一个“杀猪盘”犯罪团伙,所谓的证券投资平台便是他们用来实施诈骗的工具。犯罪团伙主要利用“时间差”来达到行骗的目的,詹先生在投资平台所查看到的股票数据,与港股的实时数据之间有10分钟的延迟。诈骗团伙在这个时间差上大做文章,在掌握实时港股股价的基础上,直接操控被害人的收益与亏损。


去年12月17日,在当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专案民警直奔诈骗团伙所在的湖北武汉某办公大楼,并在其他抓捕点布控,团伙71名成员悉数落网。目前,该团伙成员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经查,该团伙搭建“杀猪盘”,以美女搭讪、网上相亲等手法,搭讪潜在被害人,以“投资获巨利”等引诱他们上钩,用操控软件后台的方式,将被害人的资金全部平仓,随后通过层层转账转入自己腰包。


国家反诈中心提醒:网恋还能赚大钱一定是诈骗


当有陌生人加你为好友时,一定要小心。诈骗分子往往先以甜言蜜语或者献殷勤等方式博取好感和信任,再向你推荐所谓“稳赚不赔、低成本高回报”的网络投资平台。当你越投越多时,就会把你拉黑。从网恋“一见钟情”开始,到参与网络赌博或投资诈骗结束,直到受害者倾家荡产甚至背负巨债,这就是“杀猪盘”诈骗。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4

冒充“公检法” 

诈骗手法揭秘:“公安调查”+“冻结账户”

【案件回放】


1月18日,江苏南京市民方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电信公司工作人员,询问方女士是不是用身份证在上海办理了电话卡。方女士否认后,对方说可能有人冒充方女士办理了电话卡,并用这张电话卡发送诈骗短信,此人称已帮方女士报了警。


没过几分钟,方女士接到自称是上海某派出所“民警”的来电,说是帮助方女士调查涉案手机号码的情况。根据“民警”要求,方女士加了他的微信号,还通过微信进行视频聊天。对方还出示了“警官证”,使方女士放下了戒备心。之后,“民警”以法院要马上冻结银行账户为由,让方女士把银行卡账户情况告诉他,他可以帮忙找法官讲情,少冻结一段时间。方女士便将银行账号和密码都告诉了“民警”,并按照他的要求把手机验证码也告诉了他。“民警”还要求其把相关聊天记录、短信息、通话记录全部删掉。1月21日,方女士发现“民警”已将其拉黑,才发觉被骗。


警方调查发现,这起案件是一起较为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诈骗分子以近期警方集中打击电话卡、银行卡的行动为幌子,利用普通群众不明就里的心理制造恐慌感,再以“民警”身份出现,让受害人放下戒备心,进而落入圈套。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国家反诈中心提醒:转账汇款自证清白是诈骗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你转账汇款自证清白的,都是诈骗。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5

“荐股” 

诈骗手法揭秘:“理财导师”+虚假平台

【案件回放】


“钱能生钱”是很多人的迫切需求,很多骗子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借助各种平台每天分享期货、黄金、股票投资知识,还时不时地推荐添加微信群、QQ群,邀请你加入他的战队一起赚钱,但其实当你添加这些群,深信着“导师”有钱赚时,他们早已盘算好通过操纵虚假平台数据,让你血本无归了。


浙江新昌的唐女士对一篇介绍投资理财的文章颇有兴趣,便通过文中的二维码添加了“新浪王德才”的微信好友。此人自称是知名投资理财导师的助理,与唐女士交流了股票、理财等投资经验。在对方推荐下,唐女士加入一个讲解投资的微信群,还安装了“毕盛资管”理财软件。


微信群中有位人人敬仰的“导师”,每天都会通过导师群进行免费讲解,给大家推荐好的股票,多数人通过这个导师的指导收到可观的投资收益。唐女士渐渐动了心,也加入了导师群,按照导师的指导,通过“毕盛资管”理财软件,第一次投资2万元便有了可观收益,尝到甜头的唐女士又先后分8笔投入资金76万元,盈利200万元。赚到心满意足,唐女士准备套现,才发现怎么也无法提现,微信也被拉黑。


新昌县公安局接报后及时立案侦查,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16名。1月初,该案已经由法院进行判决。经查,唐某所在的微信聊天群是由诈骗团伙操作的,所谓的群友多数是托儿。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