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黔东南新闻> 要闻>内容

民族原生态 锦绣黔东南 ——黔东南非遗成果展闪耀中国丹寨非遗周

2021-5-18 15:18| 发布者: 新闻发布4| 评论: 0

摘要: 5月15日至2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黔东南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丹寨县人民政府主办的“锦绣黔东南非遗成果展”在丹寨万达小镇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期间闪耀登 ...
5月15日至2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黔东南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丹寨县人民政府主办的“锦绣黔东南非遗成果展”在丹寨万达小镇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期间闪耀登场。十余项民族非遗歌舞表演、几十个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超百位活态展示非遗技艺传承人、百余组反映黔东南文化遗产的摄影作品、近2万件非遗文创产品,在此次成果展上悉数亮相,展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助推中国丹寨非遗周实现“非遗进景区”,实现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黔东南首届文化遗产摄影展闪耀中国丹寨非遗周)

(领导和嘉宾参观黔东南非遗展示中心)

(领导与来宾参观黔东南首届文化遗产摄影展)


据了解,此次成果展主要包含三项重点活动,分别为“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展”、“2021年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首届文化遗产摄影展”和“2021年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歌舞展”。其中,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的“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展”精选了全国各地33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以图文并茂形式,直观展示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成效。

(民族盛装游演)

(民族盛装游演)

(民族盛装游演)


主办方介绍,三大重点活动中,“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展”包含“2021年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工坊成果展”,精选黔东南州16县市60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和非遗企业参展,涵盖苗绣、侗族刺绣、苗族银饰、苗族蜡染、竹编、藤编、石砚、民族医药、茶叶、特色小吃等30余个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活动现场将近2万件非遗文创产品集中展示展销。同时,还有12位国家级、11位省级、100位州县级非遗传承人现场活态展示非遗技艺。

(黔东南非遗展厅)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门庭若市)

(非遗工坊里刺绣演示)


“首届文化遗产摄影展”在丹寨万达小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集中展出150幅(组)反映黔东南文化遗产的优秀作品。摄影展共征集到9354 幅(组)作品,经专家评审,最终产生300幅(组)优秀作品。其中,一等奖2幅(组)、二等奖6幅(组)、三等奖12(组)幅,优秀奖280幅(组)。

(非遗传承人吴水根正在制作银器)

(非遗传承人王登书正在演示吹泥哨)

(亮欢寨的酸汤系列备受游客青睐)


“非遗歌舞展”则精选黔东南州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非遗项目,精心编排组织民间艺术家演出,全面展示黔东南州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反排木鼓舞、苗族锦鸡舞等13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游客抢购黔东南民族工艺饰品)

(黔东南非遗歌舞表演)

(参加黔东南文化遗产摄影展开展活动的艺术家们合影)

(美丽的万达小镇一角)


据统计,2018年以来,黔东南州着力扶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共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重点支持工坊研发设计、技能培训、品牌培育、宣传推广等工作,助推全州贫困户5620户12333人实现脱贫增收,2017-2019年,通过文化旅游扶贫九项工程累计带动15.56万人脱贫。“十三五”期间,黔东南州累计接待游客4.83亿人次,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00.55亿元,其中非遗旅游占比50%以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