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村邻居因一条路起纠纷村委多次调解未果...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黄平县人民法院全体干警积极主动投身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烦心事、难心事、揪心事,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到公平正义,时刻感受到法律保护,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一起原本剑拔弩张的相邻通行权纠纷,在黄平县人民法院谷陇法庭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当场达成一致协议,以握手言和拉下帷幕。 据悉,杨某炳、杨某鸿修建房屋在长27.5米路面上堆放木料、砂堆等特品,把原来不是很宽的路面占据了部分,造成路面只有1.5米宽,窄处只有0.8米,让周边十几住户在来往通行上遇到了困难。双方当事人经过村委会、镇综治办、镇司法所调解未果,无奈之下杨某斌、杨某周一纸诉状将其告至法院,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认为双方系同村且关系不错,抬头不见低头见,贸然立案可能导致双方关系僵持,经过法庭开会商讨,由调解员杨荣到现场进行诉前调解,承办法官杨海洋用苗语在一旁释法明理,并认真倾听当事的真实想法。 通过了解,杨某炳、杨某鸿认为如果扩宽道占用到自家的土地太多,不愿意多让步,杨某斌、杨某周则认为退让的没有原来的路宽,双方僵持不下。谷陇法庭干警洞悉到双方当事人表面是因土地问题,但实则退让害怕输了官司。为避免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承办法官当即决定分开进行调解,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出发,通过“六尺巷” 的典故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耐心调解。 经过反复劝导和沟通,双方最终一致达成调解协议,并用水泥浇筑一条27.5米长、宽2.8米的路面。在当晚法庭启用“多元调解平台”制作好调解协议书,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握手言和。至此,双方这场历经6小时的相邻通行权引发的纠纷彻底了结。 案件无大小、群众无小事,黄平县人民法院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倾力打造诉源治理、方便快捷、服务群众的亮点工作,通过诉前化解,减少当事人诉累,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全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与满意度。 来源:黄平微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