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黔东南新闻> 要闻>内容

锦屏:深耕坝区产业 “茭”出丰收答卷

2021-7-21 17:34| 发布者: 新闻发布3| 评论: 0|来自: 锦屏县融媒体中心:吴运镇 杨晓荣 杨通灿 张 熠(实习)

摘要: 7月20日,骄阳似火。在锦屏县偶里乡坝区里,今年种下的茭白产业迎来了首次丰收季,只见工人们在比人还高的茭白植物间采收着茭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偶里坝区水源充足,地势平坦,且海拔、气候、土壤等均适宜种植茭 ...

7月20日,骄阳似火。在锦屏县偶里乡坝区里,今年种下的茭白产业迎来了首次丰收季,只见工人们在比人还高的茭白植物间采收着茭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偶里坝区水源充足,地势平坦,且海拔、气候、土壤等均适宜种植茭白。2021年初,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及县直各部门的牵线搭桥下,偶里乡今年引进锦屏县茭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寨霞坝区流转土地502亩用于发展茭白种植产业,助推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和群众增收。


“我们茭香公司是来自浙江的丽水,通过县委领导跟乡镇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种植茭白是500多亩,年产值应该是在300万到500万左右,我们分三批采摘,第一期收割目前已经开始,一天用工量是20至30人,目前是小批量的收割,大批量的收割至少要100到200来人,总的收割产量至少是到100多万到200多万斤。”锦屏县茭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岩德说,作为茭白产业的长期从业者,在浙江、广州等沿海城市都有销售点,销路上不愁,下一步还将继续做大做强该产业,力争在全乡推广甚至是全县推广种植。 
在现场记者看到,个头大、肉身好、肉质鲜嫩是采收下来的茭白的现状。据张岩德介绍,偶里坝区种出来的茭白不仅产量高,品质也是上乘,充当食物必定口感十足,也有信心能卖出好价钱。

产业好离不开好地段,发展好离不开好服务。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乡党委和各村党支部在服务企业、组织劳务、土地流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务工过程中群众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等实现收入;村党支部通过为企业服务从中可以领取每亩50元的收益,切实提升村集体经济积累。”锦屏县偶里乡党委副书记林长福说。

据林长福介绍,该乡为了能更好地发展好茭白产业,还建成了300立方米冷库1个、办公用房1套,并即将实施茭白采摘栈道建设,所投入资金按5%比例进行分红,每年可分红8万元;群众收益上,除了有每亩600元流转费外,参与翻犁土地的群众还有200元/亩,插秧苗75元/亩等的收入,多重收入让群众持续增收。据统计,补植、除草、施肥、打药、采摘每日稳定用工50余人,每年可带动附近200人以上实现家门口就业,为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