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锦绣黔东南> 传统节日>内容

登山揽胜,爬坡香炉山

2018-6-15 10:53| 发布者: 旅游指导|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爬坡节,苗语称“纪波”,是苗族青年男女们醉心向往翘首以待的一年一度特有的择偶恋爱的欢聚盛会。凯里市香炉山有着“黔阳第一山”、“天下第一香炉”的美誉,因四面悬崖绝壁,叠垒三层,集神、奇、险、壮为一体,因 ...


爬坡节,苗语称“纪波”,是苗族青年男女们醉心向往翘首以待的一年一度特有的择偶恋爱的欢聚盛会。凯里市香炉山有着“黔阳第一山”、“天下第一香炉”的美誉,因四面悬崖绝壁,叠垒三层,集神、奇、险、壮为一体,因形似香炉而得名。香炉山爬坡节在每年农历六月十九至二十四举行,也叫爬山节。 ,但各地自有各地不同程度的规模和日期不一。地点多半在女方寨子某一风光旖旎的名胜的地方,或传统的地点。

香炉山位于贵州省凯里市西北15公里处,四面石崖绝壁,形如香炉,常年云雾飘渺如烟,故名。仅一线小道盘旋而上,海拔1233.8米,方圆15公里,众山环列,若剑戟刺天,景致奇特。该山迭垒三层,初层有明代苗族起义首领阿榜故居遗址,昔日塘房集市遗迹,有乾隆四十七年立“胜境”二字石碑一块和光绪七年立的“黔阳第一山”碑刻,至今保存完好。
南面有自中层到顶层的“九十九级石梯”,此路陡而窄,两侧悬崖峭壁,地势险要,自古上下一条路,为历代兵家争夺的要地。香炉山顶建有玉皇阁、观音阁,常年有方圆几百里各民族群众汇聚于此,登山揽胜,载歌载舞,观赏风光。

据《黔南识略》载:“明正统末,苗韦同烈者凭险于此,官军讨之,久而弗克。”“正德十二年,苗阿向等,复据旧巢,列棚数十里,积粟聚兵,结都力、都兰、大溧、大坝、尤对等诸苗相援。诏湖广兵讨之,至山下攻弗克。
清咸同年间,苗族义军领袖张秀眉、杨大六、包大肚等率领农民起义军于1855年12月挺进凯里,以香炉山顶为指挥台,聚兵于香炉山周围,直至击毙盘踞凯里的县丞陶文量。1856年7月9日攻克凯里后,香炉山及其周围成为苗族起义军的重要根据地。


爬坡节的故事传说

相传古时候,天上的仙女阿别与人间的后生阿补曾在香炉山上幽会,生下女儿阿彩,后来,阿别上天了,阿补也在阿彩十六岁那年乘着烟云上天与阿别相会,阿彩独自一人,便在山上唱起歌来,阿彩的歌声清脆、甜蜜,引得人们纷纷上山。
其中一个叫阿星的后生第一个爬上山顶,把阿彩抱了起来,爬上山顶的人们都围着阿星和阿彩跳起舞、唱起歌来,这天正是农历六月十九日。后来,人们为了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好伴侣,每年六月十九都爬到半坡或山顶唱歌、跳舞,形成了以男女青年“游方”为主要内容的香炉山爬山节。

每年农历的六月十九至六月二十四日,周围七八十里的苗族人民云集于此,举行传统“爬坡节”活动。老年人多往山顶观光及祈神,小孩们则你追我赶比赛登山和找冰水喝。而盛装打扮的青年男女,或用芦笙伴奏,翩翩起舞;或席地相向,吟咏传说故事,歌唱友谊和爱情。爬坡节使静寂的青山顿时成为欢腾的闹市,歌舞的海洋,香炉山成为苗族人民憧憬幸福生活的名山。

据说香炉山是苗族人民的风水山,也是一方净土,自古以来苗族人民就把她作为苗家的圣山。每逢农历六月十九日这天,周围的苗族人民就会自发云集于此,举行传统的“爬山节”活动,老年人多往山顶观光及祈神,盛装打扮的青年男女,或用芦笙伴奏,翩翩起舞,或席地相向,吟咏传说故事,歌唱友谊和爱情。与此同时,香炉山周围的大小山坡上,会举办各种跳芦笙、对歌、斗牛等活动,静寂的青山顿时成为欢腾的闹市,歌舞的海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