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锦绣黔东南> 传统节日>内容

亻革家人的“踩亲节”,比西方情人节还浪漫

2018-3-1 10:41| 发布者: 落离|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在美丽的贵州省黔东南州,有很多少数民族村落,他们深藏在深山野岭中,如今依旧保留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节日。相传,亻革(gě)家人是后羿的后人,亻革(gě)家人的祖先是一个武艺高强能攻善战的将军,因战功卓 ...
在美丽的贵州省黔东南州,有很多少数民族村落,他们深藏在深山野岭中,如今依旧保留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节日。

相传,亻革(gě)家人是后羿的后人,亻革(gě)家人的祖先是一个武艺高强能攻善战的将军,因战功卓著,皇帝以红缨帽嘉奖。为了使子孙继承传统和记住他的荣耀,就把红缨帽传给了女儿,从此世代相传。

阴族长告诉我们说,亻革(gě)家女人这从头到脚的服饰,都记满了亻革(gě)家人的历史。姑娘的红穗帽是太阳帽,银簪是箭,银圈是弓,妇女后脑勺上网的髻,里面包着的一个圆球是太阳,弯弓是月亮。

身上的贯首衣是铠甲,裙子、绑带和腰带上的图案则描绘了先祖征战时曾带过9999个兵打仗的历史。

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感受亻革(gě)家人别样的“情人节”。

亻革(gě)家踩亲节是除了哈戎节以外最隆重的一个亻革(gě)家传统的民族节日。亻革(gě)家踩青节又称踩姑节踩亲节,是亻革(gě)家传统的社交节日,也是青年男女交朋友的日子。

 “踩亲节”,凝聚着历代亻革(gě)家人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是亻革(gě)家人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极其鲜明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它已经成为亻革(gě)家这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特征,成为维系亻革(gě)家人融合与统一的重要纽带。

每逢春节,“踩亲节”期间,可谓是举族同庆,万众同欢。踩亲,是黄平一带亻革(gě)家人特殊的习俗。亻革(gě)家男女老幼穿戴一新,前往集会寨投亲访友,叙谈家常,共庆佳节。年轻的亻革(gě)家姑娘们盛装打扮,成群结队的去芦笙会场。

每年大年初一至初五,黄平县枫香亻革(gě)家寨的踩青节上要表演“踩亲舞”。节日这天,一般由有威望的芦笙师主持。他们依照传统的仪式,手持芦笙,立于树下,然后摘一丫树枝,插到芦笙坪上,吹笙起舞。这就算是开场舞了。

 “踩亲舞”开场后,在芦笙坪上吹笙跳舞的男女青年,几十人围成一个或数个大圆圈,各自为阵地吹笙跳舞。一般由两个男青年吹起芦笙引路,后面跟着4-6个不等的异姓家族姑娘跟相伴歌舞,姑娘的舞步,要应和小伙子的芦笙。

男女起舞者一前一后,你踩我捶,一来一往,场面热烈而又诙谐风趣。人们通过芦笙舞来传递恋爱信息,达到沟通情感的目的。在吹笙踩舞中,若前面的吹笙人中意身后跟着步舞的某位姑娘,就有意地轻踩一下她的脚尖。

通过这种示爱的探试,如果这位姑娘不接受后生的爱意,就佯装不知,不予理睬。若她喜欢上了吹笙者,就用手轻轻在他的背上拍一下。

在笙舞中,随着男女之间的这种踩脚拍背的无声信息越加热烈,散场后他们就双双离开芦笙场,带着初恋的心情,来到寨头村边互吐衷肠。

“踩亲舞”既是娱乐的舞蹈,又是亻革(gě)家青年们特殊的社交方式。不少亻革(gě)家青年男女,就是通过这种独特的娱乐方式,播下了爱情的种子,最后成为终身伴侣。

亻革(gě)家 “踩亲节”,集中地表现了亻革(gě)家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亻革(gě)家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观,表达了亻革(gě)家人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突出


愿亻革(gě)家人生活越来越好。


地址:贵州省黄平县重兴枫香亻革(gě)家寨 

路线:飞机到贵阳转高铁到凯里,从凯里乘坐大巴车抵达重安,转车到重兴枫香亻革(gě)家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