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大家都喜欢叫我黔东南 我出生于1956年7月23日 今年62岁啦! 翻看以前的照片 发现自己越来越漂亮了 我(黔东南州)是 《纽约时报》评出 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联合国世文会确定的 全球10大旅游首选地之一 世界乡文保护列入的 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 《孤独星球》推荐的 中国最值得去的地区之一 国际合唱联盟(IFCM)授予的 世界合唱之都 …… 因为2018年春晚 短短7分钟,黔东南用美丽惊艳了世界 这样的黔东南 值得让每个人再次认识 【黔东南最新简历】 我叫黔东南 这是我的基本信息 姓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英文名: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别名:黔东南 语言:汉语 西南官话, 苗语, 侗语 电话区号:0855 邮编:556000 车牌代码:贵H 性格:热情好客、简单纯朴、能歌善舞、多才多艺 我叫黔东南 这是我的家庭状况 父母:贵州 子女:凯里市、黄平县、施秉县、三穗县、镇远县、岑巩县、天柱县、锦屏县、剑河县、台江县、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雷山县、麻江县、丹寨县 地址: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07°17′20″-109°35′24″,北纬25°19′20″-27°31′40″。 住房面积:30337.1平方公里 人口:481.86万人(2017年) 《祥云罩雷山》贵阳 李国祥 /摄 我叫黔东南 这是我的证件照 我叫黔东南 这是我的四季变化照 ▼这是我的春装照 ▼这是我的夏装照 ▼这是我的秋装照 ▼这是我的冬装照 雷公山雪景组照(1)舒尤军2013.1.9日摄于雷公山 我叫黔东南 这是我的旅游照 ▲丹寨万达小镇 ▲雷公山 王敏/摄 ▲雷山西江千户苗寨 ▲凯里下司古镇 ▲黎平肇兴侗寨 ▲镇远古镇 ▲黄平旧州古镇 ▲施秉杉木河 ▲麻江乌羊麻苗寨 张旭东/摄 ▲三穗县颇洞村 ▲岑巩客楼镇 ▲剑河温泉城 ▲台江施洞镇 ▲从江芭沙苗寨 ▲天柱三门塘 ▲锦屏隆里古城 ▲榕江三宝鼓楼 我叫黔东南 我家出过不少名人 孙应鳌:贵州清平卫(今凯里)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学者、诗人、教育家,贵州省第一个给皇帝讲课的老师。 乐嘉藻:黄平县人,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酒”蜚声中外成为国酒,乐嘉藻功不可没。1934年,他出版了《中国建筑史》,这是中国建筑史学的开山著作,迄今为后学所必读。 夏同龢:贵州麻哈州(今麻江县)人,1893年中举人。1989年被光绪帝“亲笔御点”为恩科状元。1906年公派留学日本法政大学,是中国第一个以状元身份留学的人。 谭钧培:镇远县人,晚清“治世能臣”,坚决抵抗法国人、越南人越境寻衅,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边疆地区的和平安宁。 杨至成:三穗县人,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的开拓者和重要领导人,贵州省唯一开国侗族上将,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之父”。 吴文彩:清朝贵州黎平人,侗戏祖师,他编写的《开天辟地》、《财主贪财》及情歌,有的已成为古今绝唱。1830年移植编出《李旦凤姣》和《梅良玉》两部侗戏。 我叫黔东南 我的交通四通八达 ▼黎平机场 ▼凯里黄平机场 ▼凯里高铁南站 ▼凯里火车站 ▼镇远火车站 ▼榕江火车站 ▼从江火车站 ▼三穗高铁站 ▼施秉火车站 ▼羊坪火车站 我叫黔东南 我其实是个小吃货 黔东南美食琳琅满目 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黔东南美食如何多 那一定是: “迈开腿就有,伸出手就来” 不怕没吃的,只怕兜兜里的钱不够! 我叫黔东南 这是我的成长过程 1956年•立定 那一年的7月,黔东南州在镇远成立,2年后首府迁往凯里,一面保留了古韵悠长的镇远风骨,一面也奠定了今后凯里走向世界的基础。 那一年,全州城镇建成面积只有10.24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仅有9.42万人,人们用最朴实的方式庆祝建州。 1966年•蹒跚 那一年,黔东南州修起了公路、水库、矿场、机械厂……800多名教师和学生代表赴京接受毛主席的检阅,这对那时候的人民而言,是极大的荣誉。 还记得1956年到1966年这10年里,咱们用过的那些少数民族用布专用票吗?还有那些专用鞋票、棉花票、购布鞋票、肉票…… 1976年•蓄力 那一年,贵州省终于有了一所铅笔生产厂家——剑河铅笔厂!当然,就在黔东南州。 那一年的7月,凯里地区各族人民3万多人在原州大会场举行盛大的集会和游行,庆祝自治州成立20周年。 20年,无论其间经历了什么样的动荡,黔东南州的力量已经开始暗暗积攒。 1986年•稳固 那一年,黔东南州第一座由农民经营的凯里市西城综合服务大楼开业。还记得锣鼓欢天里,我们在百货大楼来来回回地逛了好久好久。 (摄:彬哥) 也是那一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认定黔东南州的(亻革)家、东家、绕家各为苗族一分支,刁家为侗族一分支,木佬人为仡佬族一分支。黔东南的民族风情,逐渐成为黄金名片。 那一年,应法国第15届巴黎秋季艺术节组委会的邀请,黔东南侗族大歌合唱团一行10人,参加了艺术节的演出。 (摄:南瓜籽) 世界,听见了黔东南的声音。 1996年•发展 那一年,凯里举办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灯会,那400多个大红灯笼和众多巨大造型的彩灯,成为了记忆里抹不去的绚烂美梦。 (摄:吴秋煌) 还记得吗?那一年,从江县小黄村、雷山县上郎德村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民族风情浓郁的黔东南,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了一席之地。 2006年•奔跑 那一年的州周年庆,那场壮观的巡游让所有人都心情澎湃。看呐,这就是黔东南生机勃勃的力量。 50年风雨,黔东南成长成了一个坚强热情的美人。是的,她曾跌跌撞撞、步履维艰,03年的非典,05年的伏旱,但她都挺过来了。 她有了黎平机场,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建成了凯里至麻江的高速公路,全州非文盲率达到了98.01%。 2018年•辉煌 2 月 15 日除夕夜,2018 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贵州黔东南分会场在黎平肇兴侗寨惊艳亮相,尽管只有7分钟的演出时间,但是精美的银饰盛装,震撼的天籁声音却让世界记住了黔东南,记住了肇兴侗寨。 如今,这里有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有天下第一的侗寨——三宝侗寨,有“世界上最美笑容”——阳开苗寨。 (摄:Hnsen) 62年不屈不饶地艰难跋涉,黔东南,终于成为了世界人民无不向往的旅游胜地,成为了贵州一块艳丽的瑰宝! 这就是我——大美黔东南 现在的我或许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但我正在不断磨练自己 , 努力成长 一篇推文写不尽我的好 更说不完我未来的目标 爱我,就请让更多人看到我 未来的我,一定会 更努力、辉煌、更璀璨、酷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