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狭长的刻刀凝结了滚烫的热忱和梦想,细腻的陶土在陶艺人的手上轻盈飞舞,任时间分分秒秒地流逝。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制作土陶的长丰村,至今还保持着原生态的制陶手艺,时光的刻刀在这里没有任何作用,人们固执的沿袭着代代相传的古老制陶手艺。制作出来的陶具朴素大方,独具地域特色,深受外来人的喜爱。 雷山县长丰村是远近闻名的陶瓷村。这里的村民以制陶为主业,已经有超过100余年的历史,土陶的制作至今仍保持着原始传统的生产方式,不用机械不用电,全凭陶匠一双灵巧的手,做成大缸、水罐、坛子、缸钵、土碗等几十种餐具和酒具。其质地细腻,光泽照人。土陶具大众化,厚实经久耐用,是普通百姓生活的必需品,深受人们喜爱。 长丰村有134户人家有80%的人家都在做陶器。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类土碗、酒坛酒瓶、茶壶基本上供不应求。长丰土陶由于工艺精湛、泥性特殊,成品碗耐高温,赢得了省内外用户的喜爱。每年有上百万件土陶器远销广州、深圳、北京、上海以及贵阳等省内外,使这种濒临消亡的乡村土陶大放异彩。 ★ 长丰制陶的作坊多、历史久,皆因这里产陶土,地里田边挖个三两尺,就行。地表的陶土受化肥以及空气里的化学物质污染,是不能用的,做的陶烧出来不好看。陶土要晒干,碾磨成粉,用筛子筛除杂质,最后踩踏搅拌,存放待用。和泥时,要根据泥的干湿度,添加干粉末或是清水。泥太干拉坯吃力,湿了坯子立不起来。 做陶具需要用到一个转盘,转盘是一个大石饼,脚蹬发动后,就用一根木棍提高转盘的转速,利用转盘的惯性拉坯制陶。这里制陶全是纯手工劳作,凭的是感觉,靠的是手上功夫。一团泥巴,经一番揉捏拉转,很快便成缸盘碗坛。不要图纸,无需尺量,规格一致,厚薄均匀。 制陶不好拿捏的地方就是安把柄、装提手、插壶嘴。归根到底还是泥坯的干湿火候问题,过干柄嘴接不上,太湿容易弄变形。做完的陶具要拿到棚外去晾晒,干后收存到棚内。最后就是烧制了。窑洞依山势而建,一列六个洞口,烧窑的柴火在最下面的洞口点燃。 如今一切旧时的痕迹总是在我们眼前渐行渐远,在民间手工艺几乎全被工业化产品取代的今天,我们重新拾回散落在民间的手工艺,借以展示贵州黔东南地区独特的人文气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