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东南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叫加榜的地方,加榜乡的东北部藏着中国最好的梯田之一——加榜梯田。这里生活着世世代代以农耕为生的苗族人民,梯田中散落着苗乡特有的吊脚楼,这是苗族人留传下来的杰作。 苗族的稻田都是依山而开,随山势地形的变化而变化。加榜独特的地型地貌决定了这里的梯田面积最大不过一亩,大多数田都是只能种一二行禾的“带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块田”的碎田块,最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百上千亩。 这里的梯田最长的可达二、三百米,最短的不足一米。长达几百米的一丘梯田每一部分的大小形态却完全不同。 来到这里,你会惊讶于加榜梯田的气势磅礴,视觉冲击力远远比图片上更强。加榜梯田吸取了天下梯田之精华,它比云南元阳梯田更加秀丽,比广西龙脊梯田更加壮观。 由于以前贵州交通闭塞,深山里的加榜一直不为人知,加榜乡直到20世纪末才通公路,而梯田是通过当地农民摄影师的拍摄,才给众人留下了最原始的影像。2009年,加榜梯田的照片在一个摄影论坛上传播,终于,这片惊为天人的梯田被外面的世界发现。 加榜梯田最美的季节:每年的四、五月是梯田注水的季节,注水后的梯田在阳光下闪现出银白色的光芒;而夏天的梯田,到处是一片青葱稻浪;金秋十月的加榜梯田,由于海拔高低不同,处于同一座山坡的梯田,黄色由浅变深过渡,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秋收图;冬季,收割后的梯田再次注水,梯田中夹杂着一些收割禾穗后的金色糯禾稻草和绿肥地,放眼望去,散落于田间宁静的苗家吊脚楼,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中国乡村山水画。 加榜梯田的糯稻并不是村民们唯一的收获,水田里还藏着其它的秘密。水稻田里同时养着鲤鱼和鸭子,这种稻鱼鸭共作的古老体系,已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2年火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第7集《我们的田野》中有8分钟讲到了加榜梯田。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贵州省从江县,侗族、苗族和壮族聚居的山区,这里的人自古以糯米为主食,在高山梯田里种植着近百种原始糯稻。远离现代文明的喧嚣,散落的村寨像一个个孤岛,深藏在大山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