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请大家猜猜看 被誉为“中国南方植物基因库” 全球“回归自然 返璞归真”的圣地 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是哪里呢? 没错,她就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东经108°37′~109度31′、北纬25°44′~26°31′之间,森林覆盖率高达74.6%。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多低山、峡谷、丘陵的地貌类型、肥沃的土壤为这里带了丰饶的物产。 茶叶&中药材 茶叶便是因地而生的自然馈赠。黎平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西部最美茶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黎平县茶叶面积广阔、种类丰富、香味醇厚。现有茶叶面积35.5万亩,黎平雀舌、黎平白茶、黎平红茶、黎平香茶、青钱柳等茶叶品牌广为人知。黎平人遵循着人工采茶的传统,茶叶从采摘到成品都由侗乡儿女双手去杂选优、精心呵护。 与茶叶同沐馈赠、相伴而生的便是中药材,黎平县灵芝、天麻、钩藤、茯苓等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其中“黎平茯苓”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黎平山茶油 肥沃的土壤、温润的气候、充沛的雨量还催生出侗乡人民世代沿用的饮食秘方——黎平山茶油。茶油是从山茶科油茶树种子中获得,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 山茶果生长期长—从开花到采摘,历经年余,花果同期,素有“抱子怀胎”之称。山茶油出油率低、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所含单不饱和脂肪酸为天然植物油之首。 目前,黎平县油茶种植面积达35.6万亩,黔金果山茶油、贵香源山茶油等茶油品牌供不应求。 香禾糯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一亩稻花十里香、一家蒸饭十家香”,质朴的语言凝炼着黎平人对香禾糯的赞誉。禾是贵州省黔东南山区特殊生态类型珍稀水稻品种,联合国粮农组织界定其为世界 “特产稻”。禾稻在黔东南地区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古往今来,禾以其“味极香美,糯中之王”而久负盛名,而香禾糯是禾稻中之珍品,其根、茎、叶、花和米饭具有浓郁的芳香味。 黎平香禾糯米出产于长江和珠江上游国家天然林保护区的黎平县,生产基地山青水秀、自然生态环境优美,黎平香禾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生产过程不施用任何农药、化肥,以农家肥和稻、鱼、鸭共生传统的自然农法耕作方式生产,是自然有机的健康食品。香禾糯蒸出的米饭既粘又软、油质多、喷香可口、味道香美,是煲粥、制作糍粑、汤圆、甜酒等各种传统糕点的上等原料。由于香禾糯出产自特定区域,品种珍贵稀缺,量小质优,实属原生态稻作农耕文化之瑰宝,是馈赠宾客的上佳礼品。 久居水泥森林,农耕文明回归渴望更加强烈。黎平县尚存农耕文明,务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候着这古老的画卷。 稻香鱼 侗乡的稻田里常常养育着独特的美味,这就是稻花鱼。稻花鱼以稻花为食,以泉水为饮,肉质紧致细嫩,腥味清淡,最适合犒劳劳作一天的务农人。而以稻花鱼为原料制作的另一种特色美味已延续千年,这便是黎平腌鱼。 享受美食的时间是快乐的,但等待美食出炉的时间是最快乐的。刚打捞的稻花鱼清理后,用食盐腌制数日。用本地糯米煮熟后制成甜酒糟,酒糟与生姜、大蒜、花椒、新鲜红辣椒、干辣椒等搅拌后包裹腌制好的稻花鱼后放入腌缸中发酵。腌鱼一般都是在晚上腌制,点蜡烛或煤油灯,以示对鱼神的尊重。鱼腌制1个月可以开坛。第一坛要先祭祀祖先之后才能吃,而腌鱼吃法较多,可生吃、油煎、碳烤、火锅等。 侗族刺绣 诚然,多彩的民族文化孕育着多才多艺的人群,黎平县还保留着织布刺绣的民族传统,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侗族刺绣。侗族刺绣图案精美、款式多样,常常作为婚姻等礼尚往来的高贵礼物。 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而对于亲历者是切身的喜悦和感伤,侗乡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在描绘着古人的记忆,续写着传承。 侗乡人在享受着自然的馈赠 在这片土热土上生生不息 文字永远比不上故事 趁还未老,你想来我就一直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