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洞村五彩缤纷的“六月六”
摘要: 吝洞村位于黎平县九潮镇西北部20公里处,辖3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358户1693人,整个寨子全为吴姓侗族,房屋90%为木质结构,属典型的世居侗族传统村落。村寨东与九潮镇同腊村相连,北与九潮镇高寅村接壤,西南与榕 ...
吝洞村位于黎平县九潮镇西北部20公里处,辖3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358户1693人,整个寨子全为吴姓侗族,房屋90%为木质结构,属典型的世居侗族传统村落。村寨东与九潮镇同腊村相连,北与九潮镇高寅村接壤,西南与榕江县栽麻镇、寨蒿镇毗邻。村子森林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节日节庆五彩缤纷,全年有斗牛节、芦笙节、六月六、七月半等节日,其中尤以六月六节最为隆重,最具典型,最富情节,最炫民族风。 六·六当天,出嫁(远嫁)的女儿都要带着丈夫和儿女,提着糖果和特产回娘家拜节,以示孝敬父母、探望亲人。昔日父母贴身的小棉袄,如今成了娘家最珍贵的客人,最暖心的“姑娘”。这一天,整个侗寨“儿孙满堂”“客人满房”,美食满席,客人络绎,身着侗装,熙熙攘攘,规格规模自成服饰博览会;家人团圆者,谈笑风生,心事聊到小时候,家常摆到室内外,场景演绎习俗片,自然绘就了特色看点和情趣。 “有钱没钱回家团圆,有业无业回家过节。”这是怀揣着理想在外闯荡的吝洞人民共同的心声。“六·六”节日习俗对于吝洞人民来说,胜过传统春节,比什么都重要。这个节日成为他们心灵温暖的港弯,亲人团圆的寄托,成为他们一年中最好的牵挂,在外务工的青年男女无论是成功还是仍在打拼,到了“六·六”这天都一律回家过节,孝敬父母,与亲人团聚,与亲友相会。 “六·六”节日,在吝洞村有着深刻的寓意。“六·六”与“六六大顺”二者自然成趣;“六·六”期间,稻子茁壮成长,农忙季节飘过,农闲时间接踵而来,举行“六·六”节庆,一来乐乎农闲时分,二为预祝丰收时节。 “六·六”节日,在吝洞村还有着传奇的民族色彩。他们以节为媒化解社会矛盾。据悉当初吝洞村与榕江县寨蒿镇高赧村之间社会纠纷比较尖锐,双方矛盾僵持不下,为化解社会关系,善良的吝洞人民,在“六·六”这天杀猪宰羊热情邀请高赧村的村民进寨做客,双方开怀畅饮,畅所欲言,彼此增进了了解,沟通了感情,消除了多年以来的心里疙瘩,双方以和解的方式相敬如宾,永休百年之好,两寨的历史纠葛由此画上圆满的句号。为纪念“六·六”这个日子,吝洞人民以“历史事件”的层面,口传心授给后人,编入吝洞历史档案,告诫全寨,凡事以和为贵……。“六月六”这项闪光般的历史文化活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久而久之,相沿成习,演绎成了当今的“六月六”。 “六·六”当天,吝洞人民还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演绎着别开生面的民族团结“同心圆”,他们身着民族盛装自然围成一个巨大的圆,欢快地跳起“多耶”舞蹈,以此庆祝太平盛世和美好生活。这个活动既是民族团结的交响曲,又是男女信息交流、自由恋爱的黄金时段,周边邻近村寨慕名而来,男女相亲火一般的热烈,节庆氛围点燃着人们高昂的生活激情和民族团结进步的火花。在这里“六·六”节庆,勿需媒体和媒介参与,它的服务性、娱乐性、文化性自然受到人们青睐,自然迎来客流高峰,自然带来各种人群以及各个年龄段的“对象”。 在这个民族文化盛宴的大会上,男女“相亲”不需要伪装,更不需要绕圈子,这个场面没有主客之分,他们以真实的身份展现自己。同时,饭局亮出侗族风格,桌宴边吃边聊,能营造青年男女情感升温的氛围,开启他们愉悦的爱情之门。在节日节庆里,他们通过艳遇不同类型的异性,能够促成青年们快乐寻找命中注定的另一半,寻找她(他)们未来的白马王子和如花似玉的新娘。 来到吝洞,体验“六·六”节庆活动,目之所及,心之所向,一生所感,均可成为你一辈子的记忆! (吴志培 王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