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锦绣黔东南> 传统节日>内容

天柱三门塘展示独特的七夕

2018-8-28 14:21| 发布者: 旅游指导|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在夏的回眸中,秋的乍到里,七夕带着神秘的意蕴姗姗而来。“清水江畔架步桥,架步银河步步高。牛郎织女成婚配,一年一度会鹊桥。”2018年8月17日,农历七月七,天柱·三门塘第三届北侗七夕歌会在风景如画的三门塘侗 ...
在夏的回眸中,秋的乍到里,七夕带着神秘的意蕴姗姗而来。“清水江畔架步桥,架步银河步步高。牛郎织女成婚配,一年一度会鹊桥。”2018年8月17日,农历七月七,天柱·三门塘第三届北侗七夕歌会在风景如画的三门塘侗寨举行。来自湖南靖州岩湾、岩寨、大漠、乌坡、苗冲、塘款,贵州锦屏茅坪、银洞、香洞、合冲、令冲、飞山,贵州天柱高酿、远口、社学、渡马、竹林、坌处等乡镇的苗侗群众欢聚一堂,108余支文艺队、200多个歌堂,1万余观众参与,只为一场美丽的邂逅,七夕的三门塘变成一个欢乐的海洋,一个民族大团结、民俗大展示的平台。欢声笑语中,苗侗同胞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七夕佳日。

情歌声声唤友人
七夕,又称七巧节、女儿节,“鹊桥会”的典故凄美感人。午夜渐凉,是谁在月斜的吊脚楼里,凝望那长长的清江水,悠悠如愁,悠悠如诉;是谁倾听那一支千古的恋歌,惹了佳人挥泪,惹了世人相思,惹了一场天长地久,惹了无尽的暮暮朝朝……
大幕拉开,刘氏宗祠文化广场内,三门塘村委设置了两个“七娘点”,展示乞巧侗家绣娘制作的精美勾勾鞋、草鞋、鞋垫等物品。笔者看到,一字儿排开的长桌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精致的手工艺品,小到一方精巧的绣帕,大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景,花样丰富,件件制作精巧,形象生动,琳琅满目。

心灵手巧好绣娘
据三门塘宏发旅游产品加工厂负责人吴厚先介绍,有7户贫困户在该厂就业,今天展示的各种花样刺绣和侗家勾勾鞋暗藏有玄机。图案上的花生、喜鹊、玉米等,寄托着侗家人“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传统祈愿。三门塘村党支部书记王泽平介绍说,三门塘的绣娘们都有来头,她们参加过省州县举办的剌绣培训,取得了资格证书,是名符其实的非遗传承人,她们每年都会为乞巧节赶制精美的非遗产品,今天她们把最美的一面奉献给了四方八寨的乡邻,祈望带动更多的绣娘参与这项非遗旅游产品的开发。

“去年,我和我的先生就在这里过的七夕,今年生了一个可爱的宝宝。今天,我们特意再次来三门塘过七夕,这里的七夕气氛浓郁,民族文化元素丰富,可以听歌、观景、品茶、诉情怀,而且这些勾勾鞋非常精美,真的令人爱不释手。”来自广州的彭女士说。“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钱晶晶2010年到三门塘过七夕,之后多次到三门塘作课题研究,认我做干爹,是我值得骄傲的干女儿。”原三门塘支部书记杨树芳自豪地说。

歌会现场,人们展开歌喉尽情演唱,姑娘们曼妙的舞姿牵动了一江碧水。乡愁,在这里得到了尽情释放。鹊桥弯弯,挑一盏红灯照亮爱的路;星河茫茫,割不断那遥遥相望的眼眸。风雨凄凄,是彼此心灵相许的岁月长廊;天上人间,传唱了多少让爱地老天荒的深情。林荫树下、楼台亭榭,处处都有扎着红头绳的苗侗男女青年在倾诉爱的细语。中年男女们,更喜欢用“侃歌堂”的形式参堂开唱,《凤姣李旦》《洛阳桥》《牛郎织女》等侗家叙事长诗,在美妙的歌声中娓娓道来,绵绵无尽的情意穿越时空,歌咏爱情地老天荒,弘扬齐眉偕老、忠贞守护的不老之爱。

抢鸭游戏欢乐多

“年年都有七月七,俩我心中可莫急。银河桥上久相会,情歌唱到日落西。”一首首情深意浓的山歌,从四十八寨青年男女心中流出。七夕的三门塘,羽飞化蝶,祈愿发芽,心灵对白,爱意如歌,令人难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