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黔东南新闻> 要闻>内容

大十字街道8个便民市场“脱胎换骨”

2018-8-31 09:15| 发布者: 旅游指导| 评论: 0|来自: 风情凯里

摘要: “饭碗虽小,盛着民意;菜篮不大,连着民心”,便民市场规范化建设与促进市容环境改善、提升城市服务水平、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密不可分。曾几何时,便民市场一度成了城市的卫生死角,便民市场的“脏、乱、差”与人民群 ...


“饭碗虽小,盛着民意;菜篮不大,连着民心”,便民市场规范化建设与促进市容环境改善、提升城市服务水平、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密不可分。曾几何时,便民市场一度成了城市的卫生死角,便民市场的“脏、乱、差”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凯里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大十字街道党委、办事处及时部署,在市直相关部门的合力推动下,一年时间,大十字街道辖区8个便民市场脱胎换骨,完成了升级改造任务。


“汇聚民意”建舒心市场

整治前,大十字街道广泛征求了附近居民对原有便民市场目前状况的真实想法和改造意愿,并组织人员深入辖区开展摸底统计工作,掌握市场基本状况、入驻经营户的信息和便民市场改造信息数据。同时,运用多种方式开展便民市场改造宣传工作,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疏堵结合”破整治痛点

大十字街道从市场提质改造入手,对辖区便民市场及其周边市容秩序进行集中联合整治。通过深入调查摸底,对市场周边商铺、自搭棚、散摊张贴搬离公告、对不接受劝离的经营户送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并联合市行政执法、城管、市场监督、交警等多部门对以路为市、占道经营、扩地兴市、私搭乱建及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等不文明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动员搬离及统一引入规范化市场,综合整治市容“顽疾”。


“破立并举”促规范管理

全面改造提升便民市场硬件设施标准和管理服务水平。在硬件改造上,先后投入资金375万元,从市场建设、摊位规划、环境整治、乱搭乱建拆除等方面对便民市场加以提质改造,截至目前,共开展联合整治行动20余次,成功取缔红洲路马路市场、友庄路马路市场,新建金泉路、州卫校标准临时便民市场2个,在建大友庄、政协巷临时便民市场2个,规范治理棉纺厂、曙光路、州建公司、对门坡便民市场4个,整治摊位共计600余个。在管理服务方面,指导市场按照便民市场管理标准,以内部秩序、消费环境、食品安全、管理服务和环境卫生为重点,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经营户诚信教育。同时,街道联合市行政执法、城管、市场监督等部门,组织街道、社区巡逻人员对搬离后的市场进行后续巩固,对提质改造的新市场开展常态化巡查管理,防止马路市场“死灰复燃”,营造放心、优美、有序的市场环境,真正把市场“乱象”改造成为城市形象的“名片”和民心工程的“亮点”。


“搬到新的地方,环境卫生更好了,高峰时期不会人车混行,老百姓就更安全了……”,刚搬到新建成的州卫校标准临时便民市场的个体户张大姐正细心地摆放着摊位上的各类蔬菜,满口称赞。“改造后,咱们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了”,附近的居民也纷纷点赞。


改造后的便民市场整齐划一,码放有序,鲜肉与蔬菜摊区或住进了白色“隔间”,或换上了统一的“外套”和不锈钢架,货品分类合理且摆放有序;熟食品摊区“三防”设施齐备。规范、整洁、环保的“标准化”摊区,整洁、文明、有序的市场环境,全天候常态化保洁,让市民购物更加舒心和放心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