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锦绣黔东南>内容

黔东南雷山县概况

2019-1-5 10:44| 发布者: 旅游指导|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雷山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东经107°55′~108°22′和北纬26°02′~26°34′之间,东临台江、剑河、榕江县,南抵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西连丹寨县,北与凯里市接壤。距省府贵阳184 ...
雷山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东经107°55′~108°22′和北纬26°02′~26°34′之间,东临台江、剑河、榕江县,南抵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西连丹寨县,北与凯里市接壤。距省府贵阳184公里,距州府凯里42公里,总面积1218.5平方千米。



雷山县以苗族为主的民族风情浓郁、古朴典雅,富有极其深远的文化内涵。2004年,雷山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评为"全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2008年,雷山被评为"贵州十大影响力风景名胜区"和"中国苗族银饰之乡"称号。

历史沿革

明洪武年,设镇远、清浪、铜鼓、五开、偏桥、古州、清平、兴隆8卫。

永乐十一年(1413年),废思州等宣慰司,置思州、镇远、黎平、新化4府,隶属贵州布政使司。

宣德九年(1434年),撤新化府并入黎平府。

正统九年(1444年),置施秉、永从2县。

弘治七年(1494年),置麻哈州及清平县,十一年(1498年),置镇远县。


雷山县地图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置天柱县,二十八年(1600年),置黄平州。

清康熙年间,镇远、偏桥、清平3卫分别并入镇远、施秉、清平县,兴隆卫并入黄平州。清雍正七年(1729年),置丹江厅驻丹江(今老丹江),属都匀府。

同治十一年(1872年),迁丹江厅驻肇庆堡(今县城)。

民国二年(1913年),改丹江厅为丹江县,属黔中道。民国三十年(1941年),撤销丹江县,并入台拱、八寨两县。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设置雷山设治局,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50年,雷山设治局改为雷山县至今。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雷山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东经107°55′~108°22′和北纬26°02′~26°34′之间,东临台江、剑河、榕江县,南抵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西连丹寨县,北与凯里市接壤。雷山县总面积1218.5平方千米。

地貌

雷山县地处云贵高原湘、桂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雷公山最高,海拔2178.8米,最低处海拔480米。

气候

雷县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14℃-15℃之间,最高气温35.6℃,最低气温零下8.9℃。年降雨量131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0%。无霜期240-250天,年均降水量1375毫米,年均日照1225小时。

行政区划

2012年,雷山县辖4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丹江镇、西江镇、永乐镇、郎德镇、望丰乡、大塘乡、桃江乡、达地水族乡、方祥乡。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雷山县地处贵州的暴雨中心,雷山县有大小溪流216条,总长647公里,年均径流量5.3亿立方米,可开发水能资源1.56万千瓦。雷山县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流域面积1218平方公里,水力理论蕴藏量为6.8万千瓦。

土地资源

雷山具林地面积占雷山县总面积的19.07%,草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8%。雷山县跨黄红壤、黄壤、黄棕壤、山地灌丛土四个土带,含7个土类,33个土属,77个土种。

生物资源

雷山县有2000余种生物物种,含国家珍稀保护动植物资源50余种。雷山县内有黑熊、麝羊等23种二类保护动物和天麻、杜仲等200多种名贵野生中药材,有"天然绿色聚宝盆"之称。

人口民族

2012年末,雷山县总人口153031人。县境内世居苗、汉、水、侗、瑶、彝等6个民族,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78%,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92.32%。

经济概况

综合

雷山县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2013年,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47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45亿元,财政总收入2.8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5343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9亿元,雷山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3亿元。

第一产业

2012年,雷山县全年粮食总产量4.44万吨,同比2011年增长23.2%。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茶园1万亩,完成低产及幼龄茶园改造2万亩,完成无公害茶叶一体化认证面积2万亩。雷山县茶青产量5848吨,同比2011年增长30.1%,茶叶产品产量1387吨,同比2011年增长32.72%,实现茶业综合产值5.05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33%。雷山县肉类总产量6853吨,水产品产量680吨,果品产量5194吨,天麻产量350吨。雷山县现有州级重点茶叶龙头企业4家,山野菜龙头企业1家,实现经济总收入2114.8万元,带动农户3100户1.26万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2个,新增入社社员441户,带动农户943户3700余人。

第二产业

2012年,雷山县完成乌开工业小区第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乌开工业小区和红屯堡特色工业小区标准厂房建设。累计为企业兑现和协调贷款资金2.9亿元。招商引资全年签约项目60个,引进工业企业16家。2012年,雷山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28亿元,同比20111年增长22.58%。

第三产业

2011年,雷山县接待游客达350万人次,是2006年的16倍,年均增长78.5%;旅游综合收入达20.3亿元,是2006年的30倍,年均增长90.3%。2012年1至5月期间,雷山县接待游客182.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8.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83%和310.09%。

2012年,雷山县共接待游客601万人次,同比2011年增长70.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9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20.5%。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