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锦绣黔东南>内容
雷山600余年历史的“水上粮仓”
摘要: 在贵州省雷山县大塘乡新桥村,有一个村子叫做短裙苗第一村,这里的姑娘们穿着“全国第一短”的超短裙,这里的裙子只有5寸长,而且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都身着短裙,有一种神秘而蛊惑的意味。这里被称为“世界超大型短 ...
在贵州省雷山县大塘乡新桥村,有一个村子叫做短裙苗第一村,这里的姑娘们穿着“全国第一短”的超短裙,这里的裙子只有5寸长,而且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都身着短裙,有一种神秘而蛊惑的意味。 这里被称为“世界超大型短裙的故乡”。每年到了农耕的时节里,姑娘们在田埂上一路走来时,仿佛舞剧《天鹅湖》中翩翩起舞的演员,这也就是被人们称为“东方芭蕾舞裙”的一种现象。 当我们踏步而来的时候,虽然说内心深处期待那种神秘能够相遇,并且了解真相,探秘雷山这个奇特的村寨,不过很可惜的是,巧遇他们刚好有活动全寨的女子都已经外出参加表演了,所以无缘得见。 不过我们在这里找到了一处更有趣的地方,那就是“水上粮仓”,一座座吊脚式的小木屋建在水面上,木房子里面用来存储粮食。 把粮仓建在水面上是为了防老鼠和蚂蚁等动物,还可以防火,可以很好地保护粮食,由于苗寨属于坡地,很少有大面积的平底,于是慢慢的形成了在这里每家人在这里都有一座粮仓。 据说自粮仓建立之时起,新桥苗寨也经历了两次很大的火灾,但水上粮仓没有任何损失,而这个水上粮仓600余年的历史当中,为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其中在新桥苗寨这里,集中起来的水上粮仓算是规模比较大的一处所在,而且这部分区域相对平缓,有利于运输和保存粮食,同时也适用于建设粮仓。 这一部分的水域约有2000-3000平方米,水深40-50公分,吊脚楼粮仓也有近100座,沿着弯弯曲曲的小道,走进水上建筑的迷宫,让人不得不感叹。 整个粮仓在距离水面1.5米处,用横穿枋将六根柱子连起来,再横装楼板及板壁,仓顶用青瓦或杉木皮加盖。每仓面积约25平方米,可储粮2500公斤左右,全部粮仓可容纳上百吨粮食。 在水下有不少鸭子、大鹅游弋其间,充分的利用了这些空间,成为鸡鸭养殖的区域,而且由于这里的粮仓数量和规模大,加上设计精妙,同时历史悠久也就成为很多游客来到这里必然要看的一处景点,成为村寨中古建筑中的一大奇观。 为村民出入仓方便,按仓排位,将粮仓“条块分割”成三横三纵,形成排序井然,错落有致的格局,如今当我们来到这里参观的时候,也发现十分合理不会拥挤,而且很有观赏价值。 从水上粮仓走出来,我们沿着山路,不断往里走,沿途一边走,一边看着四周的苗寨建筑和居民,或许是因为过节的缘故,几乎很少有人在家。 在苗族的上百个支系中,短裙苗同胞居住得比较高,而他们的房子从先民最初的茅棚草屋到现在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的吊脚木楼。 如今行走在短裙苗村寨里,依旧能够找到过去的那种感觉,这些苗族同胞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经历了无数次水与火、风与雨的考验,在崇山之中让村寨依旧生机勃勃,即使在我们看来,显得有些偏僻、封闭,但他们却以超前的思想和智慧展示了世界性的时尚。 在如今的这个古老的寨子浓郁的生活气息,保留了唐代的头饰、宋代的建筑、明清的服饰,还有长期以来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演绎形成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传统歌舞,以及刺绣、编织等原始的手工工艺,都成为来到这里的人们探寻的意义。 新桥苗寨用古老的"水上粮仓"吸引诸多民族民俗学者、建筑艺术学者、旅游者前往,用质朴无华的自然环境与短裙苗的神秘让人们会有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这可能是在很多地方所无法取代和比拟的。 (来源:刚行路上) |
上一篇:贵州富诗情画意的古城——镇远下一篇:重见久违的壮丽晨曦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