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让村民感受“天壤之别”
摘要: 63岁的潘仕新是一名来自开怀街道塘寨村的村民,自2018年年初搬至上马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彻底改变了落后的居住条件,不但住上了崭新的房子,更通过外出务工走上了稳定的脱贫之路,过上了全新的幸福生活。 潘 ...
63岁的潘仕新是一名来自开怀街道塘寨村的村民,自2018年年初搬至上马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彻底改变了落后的居住条件,不但住上了崭新的房子,更通过外出务工走上了稳定的脱贫之路,过上了全新的幸福生活。 潘仕新说:“以前住的寨子离这里有5公里,我们一家3口靠种田、养猪过日子,住的是自家搭建的木房,经常需要修修补补。”笔者也曾到过潘仕新在开怀街道塘寨村的旧木屋,虽然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物资,但也算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或电器。 潘仕新曾经居住的木房(资料图) 在上马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幅和谐画卷正在春节时节徐徐展开。白窗、黄墙,统一外观风格的安置房整齐排列,错落有致、整洁美观。 凯里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让这里的群众赞不绝口。“我们感恩党,要不是党的好政策,我们还在住木板房。”潘仕新继续说道:“原来寨上大多都是木板房。自从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以后,好多村民都搬到了这个安置点,现在的新房比起我们以前的旧房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我们很满意。” 潘仕新居住的新房得到了政府的补贴,自己只出了少部分钱来装修。搬迁入住新房后,儿子到浙江的箱包厂打工,而他就在附近的工厂做保洁员,妻子到附近菜场卖蔬菜,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潘仕新的新家两室两厅,有厨房、卫生间,他添置了大屏电视、饮水机、洗衣机等家电,还找亲戚设计了室内吊顶和电视背景墙。而像他家一样,享受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带来幸福新生活的人还有很多。 据了解,过去一年,凯里市以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四场硬战之一,立足凯里,服务全州,结合各镇(街道)的实际,扎扎实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先后建成上马石、清江、冶炼厂、白午、清平、东出口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跨行政区域搬迁”“一建三进”“六个全覆盖”“出门七有”等方面探索出让易地扶贫搬迁户安居乐业的扶贫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