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锦绣黔东南> 传统节日>内容

侗族最大的的神“萨”

2018-4-2 10:28| 发布者: 旅游指导|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侗族老辈人说,萨岁是保佑侗族村寨平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灵验女神。萨岁女神,有时也会离开萨堂的。如果萨岁女神离开村寨萨堂,这个村寨就会遭灾,就会出现半夜鸡叫,人病畜瘟, 五谷失收,还遭水灾、旱灾、火灾 ...

侗族老辈人说,萨岁是保佑侗族村寨平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灵验女神
。萨岁女神,有时也会离开萨堂的。如果萨岁女神离开村寨萨堂,这个村寨就会遭灾,就会出现半夜鸡叫,人病畜瘟, 五谷失收,还遭水灾、旱灾、火灾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 全寨人民便在鼓楼集会商议,举行迎接萨岁回堂的仪式,由祭师
选择吉日迎萨。吉日那天,祭师带领两个徒弟开路,两个青年女子穿着侗装端着茶盘,男人吹着芦笙,妇女穿着侗装裙子。全寨群众参加,放着爆竹,到河边或桥头或山冲把萨接回来。

1946年,通道侗族自治县平坦乡高步村举行过一次迎萨活动。传说起因是国
民党政府强制侗族进行风俗改革,县官挑侗族妇女的裙子,萨岁在阴间见此情景感到害怕就跑了。结果出现深夜鸡叫,大人发病,小孩生疮,便请人放阴(4)(hongp nagk), 说是萨岁怕被勾裙跑到山冲去了, 并说萨要杀一只黑猪, 要找围住萨堂三围长的野葡萄藤(jaol yeds) 和一丈五尺长的白茅草(nyangs jal)来祭她,她才愿回老萨堂。高铺全寨众议,推举迎萨首士,找到黑猪、野葡萄藤、白茅草等物,选择吉日,请来祭师,举行迎萨仪式。

祭师和两个徒弟开路,两个侗族盛装姑娘端着茶盘,五个男人吹起芦笙,40 个女的穿着青紫色的侗装裙子,还有老人小孩,排起队伍去山冲里迎萨, 从山冲里迎到老萨堂,摆起香案,一个猪头,三碗猪肠、肚、肝、肺等,烧香纸,祭祀萨岁。三碗杂烩,中间大碗给祭师,两边两小碗给徒弟。猪肉平均给寨民,猪油杂在萨堂撒分给小孩抢吃。将野葡萄藤围住萨堂三圈,将白茅草放在萨堂土包上,祭师口念祭祀萨词, 求其保佑村寨平安。迎接萨岁回堂,便算完毕。
 
萨堂还有禁忌。萨堂土包周围用砖或石块砌好,有的还竖屋遮雨。土堆屋要
求保持干静、庄严、肃穆,禁止小孩嬉戏、人们谩骂、孕妇上屋或土堆、牲畜践踏、人畜拉屎撒尿等等。
  
平坦乡高步村的萨堂,清光绪七年(1881年)岁次辛巳十一月众同公立的一块
万古流传的石碑上,记有萨堂的明文禁忌:
一禁达摩天子(即萨堂)自殿前量出一丈后边七尺六寸,永世不许起造。
一禁达摩天子从龙洪汪门口六尺宽不许起造。
一禁达摩天子后地基四尺三宽永世不许起造。
一禁里边系吴汉祥地基二间永世不许起造。
一禁田边杨中秋门口小塘一丘永世不许起造。
一禁井水冲自大路直抵山脚,永世不许塞园并作人口堆积杂木等项。

萨堂的一草一木,不许损坏。由此可见,侗族男女老幼对萨岁的崇拜。

在采访中,我们对萨文化的了解越是深入,对萨坛下埋的什么就越是好奇。但因为萨坛是不许移坟和动土的,现在的侗家人也很少有人知道里面到底埋了什么。

正当我们以为萨坛将成千古之谜时,县志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资料。资料上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通道县为了修路、造田,在经得侗族群众的同意之后,先后在本县的平阳、平坦挖掉三座萨堂。

萨堂挖约五市尺深的长方形、四方形或圆形的眼井,仰放一口铁锅,再放入银质模型生活用具,如小锅、三脚架、碗、筷、杯、衣、裙里面埋的有铁锅、酒杯、银筷、饭碗及剪子、铁架、鼎罐、铁钳、三脚架、瓦壶、坛、瓦质台灯、纺纱织布模型(如纺纱机、织布机)等妇女劳作用的工具,再覆盖一口铁锅,然后用土埋好,堆成约3 市尺高的土包(如地阳坪乡张黄村萨堂的土包有15市尺宽,20市尺长,3市尺高)。土包栽桂花树、千年矮或四季花;萨堂两旁和后方栽野葡萄藤或野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