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文化与农耕文明融合的天然博物馆,青曼苗寨
摘要: 青曼苗寨简介: 这里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随意到一户苗家做客,都有可能亲眼目睹苗族传统服装从生产到制作的整个过程。传统服装的衣料以自种、自纺、自织、自染的家织布为主。当地流传的《棉花歌》,唱述了找棉种 ...
青曼苗寨简介: 这里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随意到一户苗家做客,都有可能亲眼目睹苗族传统服装从生产到制作的整个过程。传统服装的衣料以自种、自纺、自织、自染的家织布为主。当地流传的《棉花歌》,唱述了找棉种、选种、开荒、播种、耕耘、捡棉、夹籽、弹花、纺纱、织布、染色、缝制的全过程。 青曼苗寨位于中国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舟溪镇曼洞村,座落在长岭岗山脉中段,是典型的“天然屏障”。寨子依山而建,吊脚木楼,层层叠叠,梯形瓦顶,重檐交错,有条不紊,蔚为壮观。情郎河流经乡境,注入丹寨南皋河;距凯里市中心25公里,凯丹县道公路和凯羊高速穿越乡境。地理坐标为东经107°88′31″,北纬26°45′21″,海拔最高1274.5米,最低860米。全寨辖4个自然寨5个村民小组,520户,2099人,主要居住苗族和仫佬族,其中苗族人口占96%;这里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是苗族文化与农耕文明有机融合的典型天然博物馆。 青曼苗寨建寨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苗族祖先迁徙到这里后,他们世世代代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自己古朴典雅、别具特色的文化。这里的苗族属于短裙黑苗,妇女着短裙,盘发髻,最为奇特的是呈倒“S”形的妇女头式,与唐朝妇女的发式十分相似。 这里仍保留着古老的纺织、刺绣、染布等精湛的民族手工艺,其中这里的“苗族织锦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精美绝伦的刺绣为青曼赢得“苗族刺绣之乡”的美誉,日本友人韭琢先生在这里捐资修建有曼洞苗族刺绣楼。 这里有多姿多彩的民族节庆,春节芦笙会、七月吃新节、爬坡节、十月祭尤节等,以春节芦笙会最为隆重,举办有吹跳芦笙、跳铜鼓、苗歌对唱、斗牛、斗鸡、斗鸟等既精彩又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动。民族舞蹈有芦笙舞、铜鼓舞、板凳舞等;民间乐器有芦笙、铜鼓、唢呐、夜箫、木叶等。口头文学有古歌“贾”及酒歌、丧歌、情歌、传说、故事等丰富多彩。在民间文学艺术的熏陶下,哺育出著名苗族作家伍略等文学艺术工作者。 在建筑上,房屋建筑主要有“吞口式”平房和吊脚楼房两种,以吞口式平房为多。饮食上,有酸汤鱼、灰菜、血豆腐、腊肉、血灌肠、米酒等。 青曼的古迹胜景有古营盘遗址、踩蕨堂、红旗坪、倒天泉、凉风洞等。 在青曼苗寨的旅游线路上,还可以看到石青苗族农民画展,新光芦笙制作工艺和舟溪甘囊香芦笙堂以及石桥传统造纸工艺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