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街 ——姚瑶 雨,没有停下来的想法 飞舞的柳絮,纷纷扬扬 在老街,我等得太久了 残垣断壁绿了的青苔 适合我那一刻的心境 仿佛有说不出来的焦虑 杨亚军 摄 轰鸣的挖掘机,挖断童年的影子 记忆和老房子上半幅红春联 雕着木纹路的窗口,再也 等不来眺望的眼睛 黄学义 摄 在一位慈祥老人的烟斗里 星火闪疼皱纹,倒下来的一块墙砖 潮湿了两千年的故事 飞灰烟灭。在一块瓦砾深处 藏着老人的全部愁容 黄学义 摄 在老街,我再也找不到你了 那些房屋,以及坍塌下去的旧祠堂 在一个夜晚,统统走光了 我知道,找不到了你 也找不了我 黄学义 摄 却有一些记忆,藏在阴霾里 从坍塌的墙角长出来的野花 喃喃自语,诉说深邃的孤独 老街,在一幅规划图里面 有着我一样的疼痛 雨,还没有停下来的想法 黄学义 摄 这,也不知道算不算文物了?——黄学义 摄 这需要专业地勘人员来鉴定,小编也不敢乱说。——黄学义 摄 大阁,八十年代曾是凯里香火鼎盛的地方。——黄学义 摄 唱山歌的老人,现在对山歌依然那么热爱。——黄学义 摄 凯老街竹木市场,这些都是纯手工制作的。——黄学义 摄 凯老街竹木市场,闲暇时,她手也没停下。——黄学义 摄 凯老街竹木市场,家里需要的小物件,这里几乎都有卖的。——黄学义 摄 凯老街竹木市场——黄学义 摄 凯老街竹木市场。——黄学义 摄 凯老街竹木市场。——黄学义 摄 凯老街竹木市场。——黄学义 摄 凯里老街大阁山隧道口上面的建筑。——黄学义 摄 凯里老街粮店旧址。——黄学义 摄 快餐外卖,解决了守店人的伙食问题。——黄学义 摄 老街派出所下面正在拆除的老建筑 依稀可见当时的气派。——黄学义 摄 苗娃娃的帽子,从绣花到银饰的缝制,凸显了苗家女性的心灵手巧。——黄学义 摄 西门街的铁器摊。——黄学义 摄 西门巷的老墙,看这砖块横竖交错修建,真的很牢实!——黄学义 摄 选购叶子烟。——黄学义 摄 烟杆斗。——黄学义 摄 这是抽叶子烟用的烟杆,都是手工制作。——黄学义 摄 叶子烟市场,黔东南的老人很爱这一口,据说抽叶子烟劲大。——黄学义 摄 在老街赶场的苗族妇女,采买绣花需要的东西。——黄学义 摄 我们习惯叫这里是猪屎巷。——黄学义 摄 夜晚的街市多少会有点收入,看样子老爷爷心情不错!——杨亚军 摄 缝纫机还在灯下欢快的转动着。——杨亚军 摄 霓虹灯下娱乐的人们。——杨亚军 摄 在老街,依然能看到最传统的爆米花方式。——杨亚军 摄 杨亚军 摄 凯里老街,有说不完的故事,有思不完的情节。路过老街的店铺,你会听到那种银与铁器的抨击声,热闹的叫卖声,各种繁荣与沧桑都呈现在眼前。老街,只有这里,才能有真实的感受过往的历史,走进老街,那是一种深远的回味,这思绪会牵着你走回远久的记忆…… 消息来源:凯里市文联 黔东南光影 |